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年赚钱只能靠辛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 09:59  《理财周刊》

  (内容提要)以前股谚都说:落下来的刀子不要接,而2009年的投资策略可以反其道而行:落下来的刀子要接,涨上去便抛。

  文/石镜泉

  2008年是投资策略上的分水岭。2007年及之前,是借钱投资年,借钱买楼买股基本均可赚。2008年则是收钱不投资年。2009年的投资策略又是如何呢?笔者认为是个缩水投资年。又缩水又投资,是否矛盾?

  缩水者,是环球投资者财富缩水。美联储数据显示,仅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财富便平均缩水1成,家庭财产净值锐减2.9万亿美元。2008年内,全美房产价下跌近2万亿美元,最近5年内买房产的三分之一美国人成负资产。

  荷包瘪了后的反应如何?反应一:抱紧现有仅存的资金,继续2008年的不投资策略;反应二:以前不买股可以买债、买楼,今时债有毒债,楼有价跌,当环球政府持续减息至几近零息时,又会抱怨定期存款所收利息不能跑赢通胀,老本愈吃愈少,直到惊觉有坐吃山空的危机;反应三:当危机感愈来愈重,又当股市不见大跳水时,投资者会将原本做定期、买债券的资金挪少许出来买股,一旦尝到甜头,又会再挪多些资金出来买股,直到市场出现买债无用、买股有用的情绪为止;反应四:股市再出现大跳水,部分投资者身家又缩水。以上四个反应是笔者估计或会出现的周期现象。

  2008年的教训是,没有人的预期可以完全相信,因为变量太多,唯一可信的是自己亲眼所见,所以牛年投资或不投资,大家都要如牛一样,牛眼紧盯市场、经济,观察变化,以定自己的投资取向。

  牛,是辛苦命,故牛要耕田,在牛年,投资也要辛苦才能赚到钱。

  投资者财富大缩水后,资金有限,不可能逢股便买,盼望出现鸡犬皆升的局面。在牛耕田之年,有宝之股是有息派者。短线投资者往往将买股ABC守则忘掉。A是盈利,B是派息,C是股价升。没有盈利,没有派息之股,价升是干炒,一过火便会炒糊。有盈利、有派息之股是湿炒,会愈炒愈好味。

  股要派息,先要有盈利,在牛耕田之年,看盈利也跟以前不同。取得盈利有两个途径,一是有定单,二是有效控制成本。不少公司已裁员瘦身,故控制成本已做得差不多,关键是怎样拿到定单或开拓新收入来源。今年大家看年报,不用太着眼于每股盈利,而应看重管理层报告,看其对前景展望,但为防报喜不报忧,也要将2008年下半年的定单和营业额走势,与2008年上半年及2007年下半年对比,从中找出2009年定单、营业额的可能变化,从而估计出2009年的总体盈利、每股盈利,并据以往的派息政策算出每股可能派息。

  投资者光做这个仍是不够,还要先找出有希望的行业,才好按派息来找出可投资股的次序。为什么要先拣行业?同样道理,投资者财富已缩水,投资就一定认真算过,认为最有机会赚才会买。

  1月港股红盘开市,主要是不少基金要在1月内将去年不投资所省下来的现金,逐步投放于市场。这些资金可以是现金,但也可以是由其他投资如债券、基金等抽出转投而来。但这种暂时的上升只是透一透气,透完气还可能再度上吊,因为,如果到2009年2、3月公布去年业绩时,基金、大户、散户发觉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又会再度狂抛。美国可能再爆出第二个雷曼,这是谢国忠的预测,假如又被他言中,环球金融市场又要再一次上吊。

  港股连续几天每天升五百点,升了每几天,便有人出来拆台,主角还是在人们心目中的长期投资者——策略性股东。先是瑞银减持中国银行,后有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再有李嘉诚基金会减持中国银行,据说还有外资股东蠢蠢欲动。看来,这些以优惠价拿到股权的策略性股东,在禁售期满后,只会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

  2009年7月和10月将是A股“大小非”解禁高潮,“大非”股东恐怕不敢像H股策略性股东这样明目张胆地套现,带给市场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而已。而在港股市场,这种风险就不得不察,H股还将有大批策略性投资股权解冻,比如工行、建行。由此,笔者认为,2009年升市一大阻力便是减持,H股投资者要留意国外大投资者何时抛售。

  以前股谚都说:落下来的刀子不要接,而2009年的投资策略可以反其道而行:落下来的刀子要接,涨上去便抛。当然风险不能不防,最多用三成资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