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全退休法则:严格控制负债力争无债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4:22  《理财周刊》

  用于偿债的支出,占用养老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话,就很容易影响到退休生活的品质,甚至是退休养老的全盘计划。

  文/本刊记者 尹娟

  尽管适当的负债有利于财务健康,但是对于即将开始养老生活的老人们来说,负债则是安全退休的一个减项。我们的建议是,尽可能地降低负债在整体资产中的比例,“零负债”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只有严格地控制负债,才能够保障基本的安全退休。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终结,职业收入随之为0。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倚靠以前各种养老手段的积累,例如我们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例如我们所积累的养老账户的资金、例如我们以前所投保的养老保险等等,倚靠他们来保证安全的退休生活。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用于偿债的支出还要占用养老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话,就很容易影响到退休生活的品质,甚至会影响到退休养老的全盘计划。

  负债打乱退休安排

  已经退休的陆老师,就正面临着债务给他带来的困扰。退休前几年,陆老师和老伴共同投资了一套房产,希望作为老两口的养老房。陆老师觉得房产本身有保值、升值的作用,还可以靠出租获得一定的收益,“以房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由于房价比较高,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储蓄、加上公积金账户留存的资金之后,还有近二十万的资金缺口。陆老师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按照规定,贷款人年龄加上贷款期限不得超过65岁,所以陆老师的还款压力还挺大的。

  这套养老房的交通比较便捷,因此简单装修之后,陆老师就把房子用于了出租,陆老师的如意算盘是:租金收入有三千元,自己再贴上一千元,偿还银行贷款正好够。不过,真正退休之后,陆老师才发现一个月四千元的银行还款对他来说压力还真不小。

  “一是租金收入不稳定。”陆老师说,“附近小区的房源很多,租客的流动性很大,加上春节、假期等因素,出租房很难避免空置的问题。”出现租客断档的时候,陆老师“以租养房”的计划就要受到影响。“退休之前,收入比较高,还贷款也算不了什么。可是退休之后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养老金,一下子支付4000元房贷,压力还是很大的。”

  其实,陆老师还有一些投资的资金,提前偿还贷款也不是大问题。但是他去年购买了一些开放式基金,陆老师觉得现在赎回并不是很好的时机,他希望再等一等。“虽然有运气的影响在里面,但是购房投资的这笔负债,还真是给退休生活带来了阴影。”陆老师原本对于退休生活的计划是,年轻时候没有时间,现在空闲了,可以和老伴一起到各地走走看看。“可一想到每个月有4000元的房贷,就和老伴商量着不如将计划延后,等到无债一身轻的时候好好游玩。”

  “债务转移”安享老年

  陆老师希望通过房产投资来增加养老收入,但是由于对负债的管理不尽科学,租金收入不稳定的时候,反倒要拿出退休金收入来偿还负债,不仅侵蚀了退休养老生活的现金流,还影响到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相比之下,邻居老王就要“高瞻远瞩”得多。前几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老王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自住房。由于房价较高,老王还向亲戚借了二十万元用于买房。退休前,老王算了算,自己和老伴的退休收入加起来不过4000元,偿债能力肯定会受到影响。于是老王找来自己的儿子,以“子承父债”的方式,由儿子来接手这笔负债的偿还。当然儿子也并不“吃亏”,老王许诺今后这套房产也将全权交给儿子。

  老王说,其实债务接管也只是个形式,“希望借助儿子的力量,减轻退休之后负债的负担。”现在,老王夫妇的养老生活可谓是其乐融融。

  三步保障“无债养老”

  因此,为了避免负债影响到我们的退休生活,从距离退休3~5年内,你就应当认真地考虑一下自己的负债管理问题。对于负债管理来说,最佳的状态是在退休之后达到“零负债”,保证养老收入的现金流不会受到偿债的影响。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仔细盘点一下自己的资产中还有多少金额的负债,看看能不能在退休前的几年时间内把负债偿清。比如你可以在自己现在的收入中规划一部分专用资金,用于退休前偿清所有债务的需要。待资金筹备到位之后,可在退休前通过提前还款的方式,解除债务的负担。

  当然,对于一些负债金额较高的人来说,一下子偿清贷款并不一定现实,或者一步到位的偿债计划会导致金融资产的大幅减少,还会影响到了今后养老的收入。在这些情况之下,你不妨考虑一下债务的转移。像老王这样,将自己的债务转移给子女是较为适合国情的方式,事实上对于子女们来说,承担父母债务的同时,让父母的退休生活更加安定,也是尽到自己赡养义务的一种方式,同时,父母们在出让债务的同时,也会给予子女一定的财产补偿。

  现在有一些贷款业务,也正是考虑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债务转移问题。像农行的特色业务“接力贷款”,就适合上下两代人共同为同一笔房贷申请贷款。通过“接力贷款”的形式,一方面延长了可贷款期限,因为对于父母们来说,能够申请的贷款期限往往较短;而另一方面提高了家庭还贷的能力,有了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参与,还款能力有所增强,也可以申请到更高额度的贷款。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