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爱做就做爱玩就玩 飞特族切莫忘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08:21 《理财周刊》

  这是一种特殊的新兴工作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退休”方式。他们往往工作半年或一年,然后放任自己“退休”半年,接着再找下一份工作。他们就是爱做就做,爱玩就玩的“飞特族”。在如此灵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下,“飞特族”更要注意理财与保障。

  文/本刊记者 陈婷

  当“银发族”还在为60岁退休以后怎么富足养老筹划与担忧之际,当中年“夹心族”还在为将来能提前退休而不懈努力奋斗时,“80后”的年轻一代,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选择做“飞特族”。

  上一两年班,甚至只上半年班,然后就辞职休假一阵子,玩够了再找工作,赚够钱又炒掉老板开始休假旅行。这种生活方式在国外比较风行,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渐渐流传开来。笔者身边就已经有少量的朋友开始选择这样游走在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生活方式,这一群人,他们被称作“飞特族”。

  工作诚可贵 休闲价更高

  所谓“飞特族”,实际上是Freeter的音译,是英文“自由”(free)与德文“劳工”(arbeiter)的组合字。Freeter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工作方式,专指那些走出校门后,并没有固定工作,找一份工作干几个月就走,花光了积蓄再找新工作的年轻人。“飞特”们都拒绝接受长期固定职业,以实现自我追求而非生活稳定,甚至仍然在经济上对家庭有所依赖。这些人各具特色,但却都怀揣着一种追求自由生活的乌托邦式理想。

  日本官方对“飞特族”的定义就是:年龄在15至34岁之间,没有固定职业、从事非全日临时性工作的年轻人。“飞特族”往往只在需要钱的时候去挣钱,从事的是一些时间弹性很大的短期工作。钱挣够了,就休息,或出门旅游,或在家赋闲。

  如今,在中国的城市中,也正在出现这样一群热衷打零工的青年。他们并不是慵懒颓废的无业游民,也不是鄙视体力劳动的轻浮分子,他们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和娱乐方式,不需要那么稳定的工作,却需要一种自己认同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内心的生活安逸要比金钱财物上的安稳更好。

  选择“飞特”生活要谨慎

  而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飞特族”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大、更容易了。但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适合成为“飞特族”。

  你必须对外向型竞争兴趣不大,同时也对社会身份提升兴趣淡漠,也就是说,你并不会追求通过工作来获得某一种社会地位的提升,对于自己的职场发展也没多大兴趣,你做工作,只是为了单纯地获得一笔收入,足够支持你接下去几个月的休闲、旅游、探险或是投身公益事业(比如支教助学)的基本生活费用所需。

  同时,“飞特族”最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士,比如外语、IT或是某一项技术,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在自己需要时就能获得一份工作,而不需要通过漫长的工作等待和寻找期。

  “飞特族”其实主要适合两类人:一类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从事简单职业,随时准备离开,短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攒够接下来休闲和旅游的经费;另一类人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做一个合理的平衡,利用“飞特”带来的时间上的弹性,为自己重新出发做出更好的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准备。

  在一些高福利国家,“飞特族”已经很普遍,这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与个人价值取向有关。不过,我们的青年人在决定“飞特”前,一定要慎重,要理性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