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券和股票平衡投资最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 11:00 《理财周刊》

  股票型基金固然激进华丽,并有诱人的收益前景,但在震荡市场中如果真赌上全部身家孤注一掷就有失理智了。同样,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盘防守,也无法满足投资获得回报的初衷。

  文/ 王邦祺

  今年以来,市场对于债券或债券类产品的兴趣日益浓厚,这本是优化组合的一件好事,但还是有不少投资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全部资产押宝债券。其实,在决定进行什么类型的投资之前,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债券跟股票一样,会涨也会跌,真动起来,波幅也不小。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亚洲金融风暴后,俄罗斯深陷金融危机,由于俄罗斯的股票与债券疯狂下跌,才有了LTCM公司的破产。俄罗斯的债券当时行情真的很不好,1998年美国债券实质收益大概5%上下,俄罗斯公债与美国公债差了将近14%。19%的实质收益率下,100元面值的公债在那个时候只能在市场卖到32元,这还不算当年卢布兑美元的价格严重下滑的损失。所以债券投资并非完全稳赚不赔,重点在于,不能有信心危机,也不可以有严重通胀。

  但如果你眼光精准,从1998年投资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新兴市场债券,到2008年,中间虽有起伏,实质报酬从19%降到4.25%,100元面值的债券价格从32元涨到94元,一来一回报酬真的不少。以一家去年刚被三家银行合并拆散的国际级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基金为例,该系列基金过去五年最赚的拉丁美洲基金,涨600%,再来是中国基金,涨371%,第三居然是他们的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涨290%。按净值算,10年可以赚4.6倍,债券投资操作得好,也可以获得很多的报酬。

  事实上,“股神”巴菲特早在27年前,也就是上一波美国联储局利率最高点的时候,大幅加码美国公债。1981年,爱抽雪茄的美联储主席伏克尔将基准利率升到15%以后,总算把失控的通货膨胀有效控制。于是,1981年三季度债券与股票市场终于同步大涨,展开了超过25年的全球债券市场的超级牛市,股票投资功力老到的巴菲特在债券市场也大获全胜。同时投资股票与债券市场,对于投资组合的报酬率不见得会有太多减损,但是以不同的投资工具进行积极管理,却可以在获得高报酬的同时,有效管理投资风险。

  必须提醒投资人的是,通胀可能仍是中长期投资的基调。以1981年前五年的熊市例子观察,那时通胀升温,道琼斯指数持续在800-900点之间盘整,可是债券市场却以每年超过两位数的损失持续跑输股票市场。“债券天王”比尔•葛洛斯2007年上半年在Pimco资产管理的投资专栏中宣告,在他有生之年,可能再也看不到债券市场的牛市,过去25年的债市美好时光,已经远去。如果你没有耐心持有债券直至到期的话,股债平衡投资与纯债券投资的风险与报酬孰优,相信投资人已心中有底。

  目前的情势就是,大家都看到了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因素,但综合起来股市向哪个方向演变却分歧很大。在复杂不明的环境中,投资人应像穆里尼奥那样根据不同对手的情况(市场环境)或攻或守,又需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排兵布阵”(资产配置)。

  总体来看,基金也像球队一样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有擅长攻势足球的股票型基金,也有擅长稳健防守的债券和货币基金,还有全攻全守型的平衡型基金。在牛市中,大家都知道要配置股票型基金,要赚就要赚到钵满盆满才好,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而在震荡市中,不少基民就像擅长于“华丽进攻”的荷兰球队突然遇上了以“防守反击”著称的意大利队,不禁感到几分头痛,因为不但要面对铁桶般的防守,还要减少风险守卫己方球门。股票型基金固然激进华丽,并有诱人的收益前景,但在震荡市场中如果真赌上全部身家孤注一掷就有失理智了。同样,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盘防守,也无法满足投资获得回报的初衷。

  (作者系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7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投资经理,负责QDII海外固定收益及海外可转债投资。

  曾任职于香港永丰金证券(亚洲)及香港永丰金资产(亚洲)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海外可转债及海外新兴市场固定收益部位,具有香港证券交易及香港资产管理负责人员(Responsible Officer)资格。)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