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培养理财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7:08 上海金融报

  悟能

  利率又涨了,不过我们两口子对此远没有像媒体那么敏感。不就是0.27%,存款额不大,损失的利息很有限。想想到最近的一家银行也得坐两站公交车,去了之后还得排半天队,于是懒得去折腾了。

  “你们应该有定期存款吧,去转存了没有?什么?懒得去?败家子啊,小钱就不是钱吗?没有饿着你们。你们没有时间可以把存折给我,我去帮你们排队……”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被老妈的电话吵醒了,被数落一顿之后连忙起床翻箱倒柜找存折。老妈奔七十的人了,怎么好意思让她去排队?

  这些年,利率频频变动的直接好处是提高了老妈看电视的品位,除了婆婆妈妈的肥皂剧,她老人家居然每天都看经济频道。由此知道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32天以内转存是合算的,超过32天就不应该转存了。

  为了应对利率频繁上调,我的存款都是半年定期的,一万元存一次,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过加息。翻了半天,只找到一张32天内存入的,算算去转存一次不过多了八九块钱利息。

  到了银行,果然坐满了排队的人,中老年人居多。其中有一位是我小学时的老师,只转存5000元。

  “我不是为了多几块钱利息来排队的,我只是培养一种

理财习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几块钱反映一种理财态度。”虽然六十多岁了,她依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让我顿时觉得排队排出了意义,不那么冤了。

  回到家里,老婆逛街回来,采购了好几件衣服。“合算!搞活动,六折买的。满100减40……”老婆兴奋地说。

  “满100减40?那怎么能算打六折,这些衣服十位数、个位数部分的标价并没有打折啊……”

  我看了看几件衣服的标价,“485”、“695”……商家果然精明,尾数都接近100。

  “是啊!我们四个人一起去买,怎么个个都以为满100减40就等于是六折?不过也没关系,不就相差几十块钱嘛。”老婆恍然大悟,接着不以为然地说。

  “不是几十块钱的问题,这是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的问题。不求甚解,这里几十块、那里几十块,积累起来不就是一笔大数字吗?”我现炒现卖地告诉她这个哲理,可惜她“哦”了一声,走了。

  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是从“认真”开始的,态度决定行为、习惯往往影响结果,理财尤其如此。为什么商家现在都不喜欢直接标“六折”、“七折”,而是热衷于“满100减几十”呢?相当多的人消费中并没有像工作、学习时那样开动脑筋,于是花钱时,他们的数学思维往往处于“不及格状态”,连小学生都会做的简单算术,他们硬是可以算出一个错误答案,还因此窃喜。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以后再加息,哪怕只多一块钱利息,我也会去排队转存,这是在培养一种态度和习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