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完美基金投资法 精确计算定期定额投资成本收益(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8:53 《钱经》杂志

  深挖洞 广积粮

  震荡市基金定投正当时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我们选择国内率先开展定投业务、运作经过了熊-牛转换较完整周期的南方稳健成长基金。该基金2005年1月6日推出该项业务,假设每月6日为定投日(遇非交易日顺延),每月投资1000元(为简单计算,不考虑期间分红收益和定投成本因素)。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的一年时间里,沪深300指数大部分时间都在1000点以下运行,这期间,投资者A共进行定投13期,总投资13000元,期末拥有份额12508.27份。

  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的一年时间里,沪深300指数由1000点区域上涨到2000点区域,这期间,投资者B共进行定投13期,总投资13000元,期末拥有份额9381.76份。

  假设A的定投进行13期后结束且一直持有,截止2007年1月8日,平均单位份额成本1.04元,收益为(2.05-1.04)×12508.27=12633.35元,收益率12633.35/13000=97.18%。

  B在同一日的收益情况则为:平均单位份额成本1.39元,收益为(2.05-1.39)×9381.76=6191.96元,收益率47.63%。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在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上,A都要优于B,原因就在于前者在市场低位开始投资,尽管一年时间没有明显的收益效果,但是却拥有了大量的低成本投资份额,B虽然在市场快速上涨过程中开始投资,很快取得明显收益效果,但是因为投资成本高,因此同样时间内,最终收益情况明显不如A。

  从A投资者的事例看,2007年对于那些寄希望于单笔大额投资,以便快速获得暴利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受煎熬的年份,但是对于不考虑买入时点的定投投资者来说,这却很可能是一个“深挖洞、广积粮”的好年月。

  定投并非“基基”适合

  定期定额投资的优势在于,利用较长的周期,将波动相对较大的投资变成安全性更高的投资,因此,选择

股票型基金或者是配置型基金,定投的效果相对较好。而货币型等接近固定收益工具的基金,因为收益率波动不大,且收益预期接近固定水平,因此单从收益方面来说不太适合定投。

  指数基金也比较适合定投,尤其是市场运行结构越来越复杂,主动投资获得超额受益的难度也在加大,也就是说主动型的偏股型基金不会始终跑赢指数,这一点在2006年就有所体现。所以长期定投指数基金,在牛市周期中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投资方法。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