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不同人投资不同产品 没有万能基金只有灵活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0:03 扬子晚报

  知识青年先学再买

  近日,某网通过网络调查方式,在上海的白领中进行了一次理财调查。共有50位上海市民通过网络参与了本次调查,男女比例为1:1。受访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5~40岁之间,受访者的年收入在6万元~40万元之间,其中44%的人为6万(含)~10万元,28%的人为10万(含)~15万元。

  本科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共占88%。

  全民投资理财的趋势,已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领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理财知识,该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表示经常有意识地学习理财相关知识,如:咨询理财专家、阅读相关报刊书籍等,三成人偶尔学习,无人不学习。38%的人认为,家庭投资理财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理财观念”,该选项也是排名第一的目的;36%的人选择了“投资赚取回报”,22%的人为了“给生活‘买’保障”。

  沪上白领偏爱基金

  即便是年收入在6万~40万的中高收入白领中,最为“安稳”的储蓄依然是最主要的家庭投资理财方式:40%的受访白领将50%以上的理财资金用于储蓄,其中50%~79%用于理财的人占总数的34%。而对于近期持续飘红的股市,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领愿意尝试,32%的受访者已将

家庭理财的10%~29%资金投入股市,26%的人投入了30%~49%。至于作为理财“新军”的基金,受牛市影响近期也有较高的收益率,28%的受访家庭有10%~29%理财资金投入股市,16%的人投入了50%~79%。

  总体上,34%的受访家庭以基金作为投资理财的最主要方式,32%的受访者选择了“储蓄”,而

房产投资以14%的获选率排在第三。

  理财故事

  故事一:保本之余再博收益

  熟悉小张的人都知道,她对资金的安全要求特别高,所以虽然一年来股票基金涨势喜人,小张却从不敢越“雷池”半步,买的基金全部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不过小张的理财方式也比较有规律,除了应急的货币市场基金,她每每存到5万元,就会去购买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当然要求也是“保本”。渐渐地,小张对银行理财也熟悉起来,她说:“现在一般一年期的银行人民币理财能获得3.7%的收益就很不错了,但同为银行理财,收益也差不多,风险却不同。比如我上周去民生银行( 12.58,0.30,2.44%)问他们挂钩黄金的T计划,预期收益3.8%,但是不保本;后来我又去上海银行问他们的‘慧财’,预期收益3.7%,却是保本型。”

  资金保本是小张不变的要求,但渐渐地,她也发现人民币理财还能玩出其它花样,保本的同时还能兼顾高收益,比如前期光大银行的“同升二号”、“同赢一号”,现在正在募集中的“汇得盈”产品,都属于保本又提供上不封顶收益的产品。

    故事二:基金搭配理财不累

  陈方是个节俭的女孩,通过三年的工作积累,已经有了10万元存款,她在2005年开始陆续买进基金,尝到了股市上涨的甜头。不过近来也越来越感觉到大盘的震荡:投资风险正在加剧。于是她在经历了2月27日股市大跌后赎回了自己所有的基金,但眼看着后来基金上涨又忍不住心里痒痒。

  陈方赎回基金时基金公司恰巧发短信搞讲座,陈方于是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专业理财师。根据陈方想保本又略微追求高收益的需求,建议她采用二八法则。也就是拿8万元买货币市场基金或短债基金,用2万元购买股票基金。

  如果以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率3%、股票基金年收益率15%的水平计算,认购和赎回费率合计约1.5%。在一年之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收益为8万元×3%=2400元,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含手续费)为2万元×(15%-1.5%)=2750元。这样,陈方一年里的总收益为5150元,总收益率为5.15%。

  而这个方案究竟可以在大盘跌到什么点位时还能保持不亏损呢?仍然假设货币基金年收益率为3%,股票基金认购和赎回费率合计约1.5%。以一年为期限,该方案可涵盖的股票基金亏损幅度为(8万元×3%-2万元×1.5%)÷2万元=10.5%。也就是说,该方案最多可对股票基金发生10.5%的亏损起到保本作用。

  故事三:间接投资参与股市

  今年35岁家住奉贤路的仁和以前从来都是把钱存银行的,但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感受到股市的火爆并跃跃欲试。家里人都劝他:你从来没有炒过股票,风险太大了。仁和想想也是,转念一想,何不利用银行的理财产品来间接投资股市呢?

  仁和选中的是家门口的中信银行,该行发行的“双季理财2号”就是以“打新股”为主,其年化收益率高达19%。仁和觉得既省心收益又高。作为该行的VIP客户,仁和又收到了最新信息:今年3月19日开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合力打造,再次推出“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计划1号”,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目标,其预期年化收益率3.5%-12%。仁和忙不迭地推荐给亲戚朋友。

  而且通过对市场的关心了解,仁和发现,证券市场新股申购的方式主要有网上发行和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两类。其中网上发行是普通投资者进行新股申购的主要方式,而网下申购则面向机构投资者配售,中签率相对较高,因而其收益也大大高于网上申购。仁和现在可是打新股题材的精通人士了:“除了中信,农行、民生银行都已推出类似的产品,民生的收益还是上不封顶呢。”

   故事四:研究条款变换保单

  工作近两年的小吴想为自己买一份长期寿险,因为听说是年纪越轻越合算。但父母却坚决反对小吴再买保险,并拿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你看看我们年轻时买的定期保单,现在眼见着保单马上就要到期了,十几年来掏的保费除了买了个放心,再没起到其他作用,而且再老一点生病又没有保障了,真是后悔还来不及呢!

  小吴本来也犹豫不决,不过在与单位一位营销主管吃饭后便打定主意要买保险。原来这位香港高管对小吴没有保单表示诧异,在他的观念里,成年人要对家庭负责肯定需要保单,还开玩笑地说:“你没保险,老婆都娶不到的噢。”

  既然下定决心要买保险,小吴就开始上网了解各种寿险产品。他在为买定期寿险还是终身寿险犹豫不决:自己更中意能保一辈子的终身寿险,可从经济能力上来说,似乎保10年、20年的定期寿险更适合自己。小吴想,自己目前的收入、经济实力在年轻人中是比较普遍的,总该有解决之道吧。终于,通过对三家公司保险条款仔细的比较,小吴终于找到了一项名为“可转换权益”的条款,借道保单的这一转换功能,小吴就可以先购买定期寿险,当经济情况好转了,再将定期寿险转为自己更需要的终身寿险。

  投资导航

  转存不如买货币基金

  从3月18日起一年期以上存贷款基准利率上浮0.27%。央行宣布加息后不久,即有不少市民到银行排队转存,因为按照新利率,1万块钱存1年期可以比以前多获得21.6元(税后)。但算一下账我们会发现,转存远不如买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目前的收益率一般都高于半年期银行存款税后利息收入,但是其存取的便利程度相当于活期,投资者可以随时支取,不影响收益。而如果你存了1年定期存款,要是想提前取出来,只获得0.576%(税后)的利息。

  另外,从投资角度来看,货币基金收益不会停留在目前的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不盲目抢购新基金

  为了调节投资人买不到新基金以及前段时间新基金一开售就告罄的问题,现在发售的一些新基金已经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举例说,若某基金的募集规模上限为100亿,总认购资金达到了200亿,则每位投资人获得的实际基金份额为认购申请份额的50%,未认购完成资金将被退回。

  其实,投资于

开放式基金不需要如此抢购。开放式基金在开放期内能够随时认购,而目前已有5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超过300只基金,投资者的挑选余地很大。

  如果认为1元发行的新设立的基金是“香饽饽”,可能在投资收益上反而吃亏。新发行的基金未必在收益上占优的原因很简单,当前股市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新基金的持仓配备却还需要一段时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