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的理财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6:36 南方日报

  买房后的日子担惊受怕

  别看冯先生工作没几年,可在同事们眼里却是春风得意:人家车已经开上了,在市中心还住着一套三室两厅、160平方米的豪宅——关键是,已经藏了“娇”了!这让公司里那帮光棍儿们心里酸酸的:没房没车,人家姑娘肯跟他吗?

  然而,大伙儿却并不知道这风光无限背后的那份儿苦涩。原来,冯先生的积蓄并不多,加起来连那套房子的首付都不够!他是东拼西凑,又向亲友们借了10万元,才勉强交上的首付。

  而真正压得他不敢喘气的,还是银行那70万的贷款。房子算是一步到位了,可是装修的钱、结婚的钱都泡汤了。

  别看冯先生出门时西服革履,气宇轩昂,拉开车门就走。可谁也想不到他刚刚走出的那个“新家”的惨状:水泥墙、水泥地,什么家具也没有,只是在卧室里有个席梦思床垫算是地铺。住了一段时间,冯先生实在熬不住了,在还没装修的浴室里安了个便宜的热水器:反正将来装修时也得拆,就别买自己心仪的牌子了,先凑合用吧。夏天怎么也得冲冲凉,不能臭着上班去啊!

  所幸有个不离不弃的女朋友,两人合计着,眼下这种情况,只能尽快成就“百年之好”了,这样女朋友可以把她租的房子退了,又省下一笔。就这样,女朋友悄没声儿地变成了老婆,和他一起睡地铺了。

  虽然两个人的工资都不算低,但算来算去,扣除了银行和朋友处的借贷及汽车的开销,剩下的钱,也就够两个人每天三包方便面!早上一包,晚上两包。两个人的营养补充,全指着中午公司里的那顿免费午餐了。

  原来计划得挺好的,两人勒紧裤腰带,也就苦上一年,老婆一年的积蓄正好用来装修房子,他的年终奖则用来办喜酒———公司里那帮光棍儿要是知道他就这么悄没声儿地把事儿办了,能饶得了他?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冯先生的老父亲突然犯病住进了医院,老婆一年的积蓄就全扔医院里了,装修计划只好顺延,喜酒自然也顺延了。

  百般无奈之下,冯先生曾想过要把车子卖掉,可是一来车子旧了卖不出好价钱,二来他已经习惯有车子的日子了,冷不丁没了车,还真受不了。于是,两个人只好继续吃着泡面苦熬着日子。现在,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担惊受怕:怕公司不景气,怕失业,怕家里人有什么意外;最发憷的是怕被朋友们发现他们已经“暗渡陈仓”:知道他们结了婚,还不来闹新房?哪敢让人到“豪宅”里来参观呀?

  别提买房,我心慌!

  房子,寄托了我们对家,对幸福的全部梦想,所以买房时,我们总希望尽可能买大一点,豪华一点,地段尽可能好一点,风景美一点,配套尽可能齐全……既然是要待上一辈子的窝儿,我们干吗不取一个上限值,一步到位,也省得以后折腾了。然而,一步,岂是那么好到位的?多少人把自己逼到极限,真所谓“辛辛苦苦十几年,一下儿回到解放前”!本来买房是为了享受的,却把自己逼到了“旧社会”,这贷,是要还上十几年、几十年的,难道就这样“旧社会”下去?

  据新华网报道,上海一个26岁的姑娘,虽然只有5万元的存款,却敢买92万元的一套公寓!

  在中国,一套普通住宅大约等于城市居民10至15年的收入,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大约是三年半。也就是说,美国人能把人生的大好时光用来享受,而我们中国人的青春和壮年都要为一套房子而打拼。

  买房的悲喜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百姓的理财生活中,它占据了主要的角色。在今天,这一出出悲喜剧深刻地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经济生活的许多特征:经济转轨,土地资源紧张,甚至腐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富翁像中国这样如此集中在房地产商中……一个背负着历史重负,却又飞速发展的国家的最典型特征,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进入2005年以后,关于房地产泡沫的各种争论,闹成一片。而迫切地追求幸福,想圆大房子梦想的老百姓,就在这一个又一个房地产新政出台,一种又一种泡沫理论中,不知如何是好。

  据报道,《新闻晨报》记者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见到了前来就诊的张先生。张先生今年31岁,还没有结婚。本来放假是好事,但一到黄金周,张先生就免不了随父母走亲访友,他一想到亲戚们免不了都要问“找到对象了吗”“买房子了吗”这些问题,心里就一阵阵发憷,出现失眠、盗汗、心慌等症状。无奈,只好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这篇报道的题目是:别提买房,我心慌!

  买车买出个大头佛

  黄先生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月薪八千。既然收入不菲,房子和车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在朋友们面前也没面子,再说了,找女朋友,这也是重要的“行头”。这年头儿,没这两样,谁嫁给你呀!于是几乎是同时,按揭买了一套两居室和一辆飞度,房子和车子的月供加起来5000多元。

  狐朋狗友们开始羡慕得要死:“瞧人家,大学毕业没两年,高薪挣上了,车开上了,房子住上了,就差藏娇了!”

  可没过多久就发现不对劲了:黄先生上班竟然不开车,改坐公司的班车,有时也坐公共汽车了!公司里的那帮哥们猜测:有女朋友了?借她了?

  起哄时,黄先生别提多沮丧了:“别提这茬儿,就冲这房子和车,有了女朋友也得跟我吹!”

  买房是为了“藏娇”,以黄先生这年龄,是非买不可的。但这车———没办法,黄先生是太喜欢车了,“没车就没生活质量”,这是他的口号。

  尽管他上来就敢同时按揭买房买车,自己却并没有多少积蓄,这两样大宗的东西,都是父母付的首付,他自己还月供。

  有了车,脸上便有了面子,一有面子,就不免得意忘形,忘了算细账。时间一长,经济上更加捉襟见肘:油费、

养路费、保险费、使用税是必须的开销;车位的月租费、年检费、日常保养费,哪个也躲不掉,每月最少也得1000多元。要是跟哥们跑上两趟郊区,油钱就把饭钱给占了,这车,还敢开吗?

  现在,老大不小的人了,只好天天涎着脸到父母家蹭饭。呼朋引类的事就别想了,泡吧、看电影这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好日子也一去不返了。再说,酒后也不能驾车呀!

  让黄先生堵心的还有北京的交通。四环,三环,除了半夜基本都处于高峰期,很少有顺畅的时候。路是天天修日日改,对路况烂熟于心也是白搭,走错一个路口,就要绕半天。这且不说,他觉得自己整个儿是弱势群体:警车(包括公检法)、运钞车、救火车、救护车这些就不用说了;大客、大货为自身安全计,你也得躲;牌号小的车、甲乙丙丁天干地支之类的,你也惹不起;和

出租车抢道基本等于和他抢钱;名车、
跑车
、越野车、火车让你抢道,你也抢不过人家;发出各种怪叫的车,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行车难,停车更难!马路边儿冒出越来越多的P(停车管理),让你不胜其烦,得随时备一大把零钱,每日的停车费肯定超过你从前坐班车的费用。你想跟P较劲?好,付更多的钱和罚分!

  现在,黄先生业余时间就揽些私活干着,挣的那点儿钱,也都搭在车上了,简直是用熬夜熬出的骨髓油换汽油烧!苦吃苦扒的,就养这么个让人烦心的东西,值吗?

  这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黄先生想来想去,终于想辙把这“烦心的东西”租出去了。现在,养车的成本没了,租车还有了点收入,经济上顿觉轻松一些,黄先生这才觉得有了点“生活质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