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理财也要3·15 选择理财产品投资者要多个心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9:52 上海金融报

  作者:王睿   

  最新统计调查显示,在金融理财领域,最容易产生纠纷的行业为保险和银行,而且金融产品不像其他消费品,一旦产生“质量”问题,由于举证困难等原因,消费者的损失通常很难挽回。因此,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理财专家认为,如今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投资者要多长个“心眼”

  近年来,随着市民投资理财的热情日益高涨,理财市场上一片火热。

  然而,在这“全民理财”的背后,也有不少不和谐的“音符”……“39万资金炒股,3年时间内会炒得血本无归”;账户上的股票被券商经纪人每天买进卖出,市值损失十几万;到银行搞外汇理财,银行说的高收益率,其实根本达不到;投资万能险,资金不仅没增值,反而损失了不少……有些是出于恶意,有些则是金融机构在推介时涉嫌虚假陈述,这些老百姓一般不容易识别。

  眼下“3·15”又将来临,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

理财“陷阱”,除了正确运用各种合法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之外,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识别和避免其中无谓的风险呢?

  风险一:广告宣传太夸张

  现象:产品夸大宣传走进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总会看到花花绿绿的宣传材料,其中个人理财产品占据了很大比例。

  在记者看到的多款不同理财项目的广告宣传单中,随处可见“本基金的预期收益稳定”、“本产品的累计净值在全行业中稳居冠军”等宣传文字,这些个人理财产品较储蓄高不少的预期收益也吸引着众多的市民。然而,这些个人理财产品真如宣传的那么“稳”吗?实际上,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揭示的刻意回避,很容易混淆客户对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的判断。

  个案:本金难保市民王先生去年在某银行购买了5万美金的外汇理财项目,银行在广告上声称“交由银行专业人士打理,就能定期获得更高稳定收益”。

  但时过境迁,王先生非但没有获得原本预期的稳定收益,并且连本金都出现了损失的现象。几经交涉后,银行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海外市场的资金波动,王先生的收益受到影响。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当初合同上写明,“交易属于投资型的理财产品”,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

  专家提醒:目前一些银行进行产品宣传时,往往只注重“预期收益率达到多少多少”的宣传,但对于产品中暗藏的风险却一言带过。因此大家一定要在购买产品前擦亮自己的眼睛。

  风险二:买保险不赚反亏

  现象:万能险收益被夸大目前,很多寿险公司都开发了万能险这类产品,但保险公司的极个别业务员却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客户往误解的路上引。

  万能险存在两大误区,首先,万能险有两大账户:一个是投资账户,另一个是风险保障账户。而万能险的最低保证结算利率仅仅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金收益。由于极个别业务员的“误导”,不少投保人将已缴纳的全部保费作为基础,以承诺的年收益率来套算最终收益,最终导致实际收益率大大低于其预期。

  其次,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在扣除风险保障账户的费用后,仍然不能完全进入投资账户,因为还要扣除一笔“初始费用”。

  其实投资万能险要等到10年之后,保单价值才基本与投保人投入资金相当,也就是说,万能险是投得越久越合算。

  个案:万能险亏损达15%去年3月,上海市民黄女士在一保险顾问的鼓动下,投资2万元购买了一份万能寿险。根据保险公司当时的介绍,该产品的年收益率能够达到3.3%。不料,一年下来,账面资金只剩下1.7万余元。

  专家提醒:在购买万能险时,一定要看清保险条款,不要盲目依赖销售人员的解释和产品说明书之外的其他宣传材料。不妨将保险代理人的各项承诺以附加条款的形式写上保险单。另外,投资保险与投资其他金融产品不一样,保险更多的是考虑保障功能,加上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投资者在收益的预期上要适当降低。

  风险三:专业知识成盲点

  现象:“逆市”风险在理财市场上,有些产品采取了“逆市”的手段,来搏取高收益率。但是,理财专家指出,这种收益趋向和市场大趋势相反的理财产品,风险就很高。

  据介绍,一些有“逆市”风险的产品还采用收益“滚雪球”的方式,下一期的收益和上一期的收益相关。曾有银行推出了与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相关的理财产品。如果美联储一直加息 ,投资者的收益率会越来越低;反之,如果不升息,投资者的收益率会越来越高。

  由于美联储连续的加息,这款产品的实际收益还比不上定期存款。

  个案:实际收益率低于存款去年年初某银行推出一年期美元产品,收益率与

人民币汇率 挂钩。这款产品承诺如到期人民币 汇率>8.2724,则收益率为4.0%;如人民币汇率≤8.2724,则收益率为0.5%,前后相差3.5个百分点。结果人民币强有力的升值预期,让投资者只获得了0.5%的收益率,远远小于美元定期一年期
存款利率
3.0%。

  专家提醒:投资这类产品,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十分高,必须能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有个大概的把握。例如买入上述这样的产品就有很高的逆市风险。所以,一般投资者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同计息期投资收益相关的产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