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人民币升值异常凶猛 赶快拿起你的理财武器 (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9:3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两年前,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理财产品,其预期年收益率不超过2.5%,高出同期银行存款3~4倍。招商银行理财师廖佳介绍,2004年是固定型外币理财产品的鼎盛期,但相当一部分产品的投资期限都在2~3年。如果说当时用美元买理财产品比存款划算,但随着央行的持续加息,这些“优势”已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就在美元存款利率上升的同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又出现了明显下降。

  举例说,两年前你买了一款两年期的美元

理财产品,当时银行给出的预期年收益率是2.5%。如今,美元对人民币已贬值5.41%,换言之,即便你现在能如期拿到2.25%的收益率,考虑汇率因素,你实际的收益却为负值。

  光大、中信、招行的几位理财专家都表示,当初面市的保证收益型产品,到期时都达到了预期收益,而浮动收益型的产品的确有一些没有实现。据了解,银行设计的绝大多数产品,客户都无权提前终止协议,虽然后来有几家银行允许提前终止,但客户却要承担一定费用,非但无法拿到预期的收益,甚至连本金都可能损失。

  人民币在升值,外币理财品也在相继转型。“外币理财产品实际经历了一个从保证收益型到浮动收益型的转变过程。”中信银行的刘维明这样告诉记者。

  据刘维明称,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外币理财品几乎都是保证收益型,这些产品设计相对简单,集中在结构性存款,“涉及的币种也主要是美元和港元。”

  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末,外币理财产品变得丰富起来,浮动收益型占据主角,投资门槛也更加规范。招商银行理财师廖佳称,除了常见的美元、港币,包括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等也加入到理财行列。去年,为规范个人理财市场,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作出了限制,投资门槛也要求不低于等值5000美元,“此前,各家银行的投资起点参差不齐,多数为1000美元,最低的曾达到100美元。”

  廖佳称,就现有浮动收益型理财品而言,主要都是挂钩型,包括与欧元汇率挂钩,与股指挂钩,与某几只股票走势挂钩,以及与黄金价格、商品期货等挂钩。据称,这类产品基本上都保证本金,而实际收益却是不确定的,需要投资者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