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过度投资源于过度期望 别指望理财快速致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1:51 今晚报

  

过度投资源于过度期望别指望理财快速致富

  本报记者 翟维鹭 摄

  有了几年积蓄的余先生今年5月份试探性的买了只开放式基金,半年下来,15%的收益让余先生看到了投资

理财的魅力,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更多地投入资金。听到身边的人说今后股市还会往上涨,同时看着越来越多的基金有了翻倍的收益,余先生准备把“家底”都投到基金上“搏一把”,用他的话讲“以后买车买房就靠它(基金)了”。不过,专业人士对此表示,理财是资产合理分配、有序增值的手段,过度投资或过度关注都很容易使日常理财转变为投机。

  过度投资源于过度期望

  截至11月21日,开放式基金累计净值超过2元的已经达到了20只,这种诱人的财富效应已经激发起更多的人热衷于投资基金,这中间类似余先生准备“孤注一掷”的情况有很多。银行的理财人士表示,如果一个人手中除了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以外,没有其它理财品种,则意味着缺少应付其它意外情况的财力,同时也丧失了资产“攻守”的能力。理财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资金应该合理安排。哪些钱用于日常支出、哪部分投资短期品种、而高风险投资品种要占多大比例,都应该事先做好规划。由于基金追求的是市场平均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投资这类高风险高收益的

理财产品时,首先要避免有过高的期望值,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投资增加理财风险。曾有人建议,对高风险高收益品种的投资比例可以保持在“80-本人年龄”%的个人总资产水平上。

  过度关注影响长远利益

  在基金出现以前,定期储蓄和国债等有固定收益的产品是人们理财的首选。一存一取、一买一卖,形式简单,收益明确,期间也不用花费精力去关注。可是,基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一些人对基金每天净值变化非常敏感,甚至对每次高点或回落都铭记在心。专业人士表示,国外成熟的基金都是以年均收益率作为衡量基金优劣的标准,而国内基金在经历年初的业绩暴涨之后,也开始在投资者中倡导长期回报理念。如果过度关注基金短期表现,其连续上涨或持续下跌都可能影响投资者情绪,造成误判。所以,对待手中基金应该立足长远、淡化净值短期变化。不过,在有关基金的各类消息中,基金投资方向的变化、基金经理的变更、定期报告中仓位变化以及分红内容这些信息则需要投资者仔细研读,并力求从中判断出基金能否保持长远利益。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涨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超标”数倍;大部分的开放式基金净值也跟着牛市往上蹿……身边似乎多了好些赚钱的“道”,投资理财收益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不过,想由此快速致富很容易使理财之路“误入歧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