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全球面临养老难题:金融创新迎来新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9:15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吴红军

  目前,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全国各地的养老模式已有十余种之多。比如,除了传统的子女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以外,还可以参加“居家养老”方式,由养护员上门伺候;特困老人可以采用货币化养老方式,由政府发给“代币券”,用它“买”各种养老服务;想白天到养老院与老伙伴们玩,晚上回家睡觉的,可以采用日托养老方式等。中国养老的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

  近来,各地又分别推出不少新颖实用的养老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为空巢老人配备管家、登门为老人服务的“暖巢管家养老模式”;老人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由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系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的“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发挥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发挥知识技能特长的“养老助教模式”;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的“信息化养老模式”等。这些养老新模式,一经推出便深受社会欢迎。

  目前,全球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轨道,随着我国老年福利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对外开放,各种养老项目的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一些具有经营头脑的人在我国不少城市率先开办了小型家庭养老院。小型家庭养老院由开办者家庭成员为老人服务,具有易于开办、资金投入少、家庭气氛浓、服务细致周全等特点,深受社区老人的欢迎。小型家庭养老院的数量越来越多,有的还通过连锁经营扩大了服务规模。甚至,一些国外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也受到吸引。因此,合资合作式的养老模式在我国开始兴起。这种养老模式是我国有关部门和养老机构通过与国外社会福利机构、老年用品研发单位、银行、医疗保健、投资公司等建立工作联系,广泛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办养老福利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过,对于金融业而言,如何与飞速发展的老年福利产业携手同行、共谋发展,这才是各金融机构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记者认为,在这方面,美国同行的做法颇可借鉴。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年来,美国银行推出的一种“以房换钱”、“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在退休老人中颇受欢迎。比如,67岁的安德鲁是美国的一位退休老人,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和存款,生活不缺保障。但他还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每月定期从银行借款数百美元,用来旅行、购物,享受生活。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老年人中并不少见,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倒按揭”,在美国它的全名是“住房现金转换计划”。

  据介绍,与购房者向银行贷款再付钱给

开发商不同,“倒按揭”是将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后,由银行每月付钱给抵押人,到期以出售住房的收入或其他资产还贷。由于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按揭贷款相反,故被称为“倒按揭”。不少美国人年轻时“以钱买房”,年老时“以房换钱”,退休后生活仍过得比较舒适。

  “倒按揭”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因为它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既帮助老人解决养老问题,分担了政府负担,同时又可以为银行提供多种收益方式,它为解决美国的老龄化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任何一种金融创新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倒按揭”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银行在与老人签订协议时要尽可能预测老人的寿命,以确定每月支付的数额。但由于老人寿命的不确定性,银行或老人均存在受损可能。另一方面还存在房屋价值变化,利率的不稳定以及房屋的维修不当等风险。尽管“倒按揭”以房产作抵押,贷款回收有一定保证,但必须要在保险业的介入下,分担贷款回收风险,这种

房地产融资方式才能稳步发展。因此,“倒按揭”除了需要政府财政上的资助外,还需要银行、保险等相关部门的联合运作。

  记者认为,对于国人而言,目前推行“倒按揭”和防范其风险还言之过早。一方面,中国人还难以接受从“养儿防老”到“养房防老”的巨大落差;另一方面,中国人习惯将房子作为一笔财产留给子女,没有像外国老人那样的生活理念。但专家表示,这种养老方式还是有前途的,这种贷款形式应当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宜未雨绸缪,根据我国国情适时推出类似产品。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其在相关市场中抢占先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