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方案 > 正文
 

理财起点:战胜定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22:18 每日经济新闻

  钱周刊主编李光一每日经济新闻[2006-01-17]

  理财,一个时尚又实际的话题。特别是工作忙碌了一年,手捧花红、尾牙等年终奖时,理财再次被公众关注。

  理财,年内又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点,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已进入不足11个月
的倒计时,网点稀少的外资行,理财却是强项。

  有关理财的定义、技巧、方法和视野,充满了各类报章杂志,电子传媒……九九归一,理财就是钱生钱。

  说到理财,人们一定会津津乐道那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这位蓝领女工收入不高,积蓄不多,就买了可口可乐等几个蓝筹股,几十年后,拥有数千万美元的资产。以升了值的人民币计,就是一个亿万富婆啦。美国老太太的理财致富故事,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说白了就是运用了“以钱生钱,利上滚利”的复利效应。

  有人描述过复利的威力,假定一个人每月投资1200元,年投资14400元,如能获得年均20%的收益率,持续40年后,他就能累积1亿零281万元,一个令人极其惊讶的数字!当然有人会问,投资10年或20年或30年,也能获得相同比例的收益吗?几乎不能。因为,“以钱生钱,利上滚利”的复利效应,在最后的10年里,才会出现财富加速度。有人也因此分别给10至40年作过计算,投资10年,累积金额36万;投资20年,累积金额261万;投资30年,累积金额1655万;投资40年,累积才达1亿零281万,最后10年的钱财增长为8626万。威力超过核武器的“复利”,就是如此增长财富的。它至少告诉我们两点:第一,投资要早,理财一定要从当下做起;第二,靠银行存款是无法致富的。

  理财可以有N种标准,N个模式,可最低或最起码的要求:战胜定期存款收益!以目前扣除定存利息税后,实际收益不足2%计,银行、保险公司的各种

理财产品,储蓄型保单,无疑也是一种选择。可是,这些产品或保单的收益,一般均不太高,鲜有达到或超过10%的。即使是复利的威力再大,也难以在人们的有生之年里,带来更多的钱财。因此,就要寻找年收益超过10%,20%的投资。

  当今的理财,已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伴随着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家门口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的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全球理财动态,渴望参与风险更小、收益更高的投资。有媒体统计,2005年超过20%收益的投资,放眼全球比比皆是。仅以全球

开放式基金而言,韩国基金以60%的收益夺得桂冠,拉美57%、东欧49%,名列二、三;而后是印度44%、天然资源40%、日本小型公司38%、环球新兴市场35%、日本30%、亚太26%,你说理财难吗?

  钱在上海、面向全球,这是《每日经济新闻》一贯倡导的理财境界。或许还应加上“资金向利冲”。合法的收入,追逐尽可能高的投资收益,理应得到尊重。

  《每日经济新闻》在过去的一年中,力图打开这扇窗。随着WTO进入第5个年头,这扇窗理应开得更大更宽。在本期特刊中,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新这方面的资讯。

  获取信息者,多了条财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