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杰 来源:中国经营报
张辉夺(化名)对于一趟有时候可以赚到好几万块的LPG(液化石油气)生意已经开始厌倦了。形同每天背负着一颗巨型炸弹,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跑了两年之久。
2003年冬天,在原有农副产品生意日渐黯淡的关口,张辉夺选择了石油链条上一个
公认风险最大的产业——贩运液化气。
一辆四桥气罐槽车以80多万元的价格迅速驶进张辉夺的生活。“最初想就近取材,专门在延安-西安这条线上跑,但是入行后,才发现不光线路抢不来,就是气源都没办法保证。”这时,张开始转移战场,把槽车开到了甘肃庆阳。“庆阳的条件也不好,但只要你花钱,还是能够装到气的。”为了装到气,张开始学习低声下气,“有一段时间生意特别好,为了能够装到气,我一次就给了炼厂把大门的1000块钱。”
生意那时候真的太好了,一辆车曾经一个月换了6条轮外胎。在忙不过来的情况下,张的哥哥、外甥全部加入到了这一背着炸弹全国跑的行当。这样,张的槽车由一变三,由此组建起了一支自己可以指挥的车队。成为“指挥官”的代价是:通过民间融资、银行举债、亲朋入伙多种形式,张背了100多万元的债务。
“从入市到现在,两年多时间,液化气价格从来就没有稳定过。”张清楚地回忆着液化气价起伏的每一幕:最初是在甘肃庆阳炼厂拉气,每吨3000元过一点儿,2005年春节的时候最高涨到了4000元/吨,可现在每吨达到了5500元。后来由于价格差异巨大,张一度将气源地锁定为新疆。因为路径很远,新疆气价去年七八月的时候才3000元,可现在也涨到了3700元左右。而从新疆拉一车气运往成都,一个来回需要奔跑15天时间,光汽车烧油一项就要比庆阳-成都的路线多开销1万元。“现在炼厂大幅调高了出厂价,我们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微薄了,”张对最初入市时的低价气源念念不忘。
要是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液化气能够给予中间环节的差价将少得可怜。一辆车总体投资按100万元计,100万元每年借给别人搞贷款也能收到两万元的费用。可搞液化气生意要冒多大的风险,等于提着脑袋在找钱。张辉夺表示,市场如此下去,能保住本钱就不错了。
“我也曾经想过放弃,但车子每停运一个月,我需要凭空垫入两万块钱,加上车辆折旧,简直不敢想象。”因此,张认为液化气已经给他上足了发条。一旦中途出局,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2005年11月的一次意外,让张内心世界有了新的看法。送气途中,槽车在经过部分翻修路段时不小心碾到了农民的庄稼。在给了500元补偿后,却仍引起了农民的攻击。其中有一句话张铭刻在心:“一位农民说‘你们这些奸商,把气价涨得这么高,还让不让大家活了’,当时,我都傻了。我们是奸商吗?液化气源头一天一个价,炼厂操纵着价格源头,我们始终是跟在炼厂屁股后面跑,看人家脸色办事,每装一罐气都要好处费,到底谁才是黑了良心啊?”“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处于一种自问状态,甚至良心也受到了很大谴责。但我觉得,国家应该从源头上好好查一查,看看到底是小商小贩还是炼厂在捣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