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父母承包”这一传统的观念,我和妻子也难以幸免地受到它的束缚。教会儿子社会生活的本领算是我们夫妻的心头之事。
这学期,儿子他们中学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仅有一元底金的存折。平时,为了省去每天早上给早点钱的麻烦,也为了应付学校不时冒出的收费项目,我们就采取适当下放一点“经济自主权”的做法,每个月给一些钱让儿子自行掌握使用。儿子自控能力还可以,我们就
对他实行少补而多不退的比较宽松的“政策”。过早及缴费的余钱,加之过年的进项,儿子抽屉也还有那麽几个活钱。
他妈妈给他灌输理财的观念:余钱放在银行安全,而且还有利息。就象以前教儿子上医院挂号、划价、缴费、拿药看病一样,妻子先告诉儿子存取钱的程序,再由儿子在他妈妈的“监控”下作一回存钱的尝试。
随后的一切都是在妻子的“保驾护航”---既监控又不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儿子将自己的几百元“私房钱”夹进存折并放进自行车兜,匆匆骑向储蓄所。他将钱放在柜台上,然后取了存单开始填写。第一张大概写错了什么,被揉成一团扒在一边,重填第二张又卡了壳,原来数学作业大量用的是阿拉伯数字,某个大写的金额数将了他的军,结果还是柜台小姐帮他解了围。
回到家里,儿子的“实习作业”得到他妈妈的“批改”:首先,钱和存折不能放在车兜,否则会中途漏掉或被迎风吹跑;其次,填单时,钱不能放在一边,否则会被别人偷、抢去;还有,填错的存(取)款单上有户主姓名、存折号码及密码,不能不撕毁就扔在一边,否则会被他人抄去户主姓名、存折号码及密码,导致存款被人冒领。最后,大写的数字要记熟,否则钱虽然不会丢,可面子也是会丢的。
有心的家长不妨也如此这般地尝试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