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亲历 > 正文
 

好性格做好生意 趁年轻多做事对事业永不满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10:40 深圳商报

  “你觉得你身上哪些性格决定了你能做好生意?”他掰着手指说:“能吃苦、有恒心、乐于交朋友”

  李锦文:不爱用命令口吻的董事长

  深圳商报记者黄顺/文深圳商报记者陈发清/图

  李锦文,说话时习惯性紧锁眉头。

  这位深圳市辉盛达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今年才34岁。1989、1994、1997、2003,四个年份见证了他从一千多元起步到如今事业初成的历程。李锦文在16年时间里,从一个一千多元起家的五金“中介商”,发展成为拥有宝安区“青年创业先锋”称号的董事长。他创立的深圳市辉盛达实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在国内的五金行业拥有响当当的名声。

  1、严家教养成克己守信 习武术悟得将心比心

  李锦文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客家人。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尽管父亲凭借打铁手艺为村里人修修耙犁之类的农具,能勉强赚些钱,但因为家里人实在多,李锦文小时候常常会饿肚子。

  “有一次,我偷偷拿了家里的钱去外面买吃的,结果回来后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李锦文笑着说起这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因为除了这一次,在他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打过他,而“偷钱”的行径实在让父亲忍无可忍了。“我爸爸妈妈虽然家教很严,但他们教育的时候都很讲究方式。比如说我小时候很调皮,经常爬房爬树做错事,爸爸最严厉的一招就是在门前的空地上画一个圆圈,让我待在里面好几个小时,不准出来。”别看这个小小的圆圈,要老老实实坚守在里面可真的不容易,这种“革命靠自觉”的惩罚方式,某种程度上养成了李锦文克己守信的性格。

  李锦文告诉记者,六兄妹当中,父亲对他这个最调皮的家伙管得最严,当然,现在看来他算得上也最有出息。“如果家教不严,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除了父亲,李锦文的师父也对他影响颇深。由于家里穷、人单力薄,父亲在李锦文8岁的时候就送他去当地有名的赖师父那里练武术。60多岁的赖师父给李锦文上的第一堂课,并非练功,而是思想品德教育。“师父教我们先做人,再练武术。他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一定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着想,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自然会对你怎样,换句话说,将心比心。”

  从8岁到18岁,也就是李锦文从商前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他是在父亲和武术师父的谆谆教诲下度过的。记者问李锦文:“你觉得你身上哪些性格决定了你能做好生意?”他掰着手指说:“能吃苦、有恒心、乐于交朋友,就这些。”看得出,成人之前所接受的两位“人生导师”的教育,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2、贩五金千元开“皮包公司”办工厂“武器”精脱颖而出

  1989年,在他18岁的时候,拿着父亲东拼西凑的一千多块钱,李锦文和哥哥跃跃欲试,想着做生意了。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什么?“看到村里很多人都在搞五金生意,我和哥哥决定,就先干这个试试吧,反正相对来讲五金生意的成本不太高。”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做?“当时我看到深圳、珠海虽然是特区,但五金方面的外资、内资并没有完全进入,加上信息流通极其不顺畅,我们觉得,机会来了!”

  从1989年到1994年的5年期间,李锦文和哥哥的角色可以被称为“中介人”,也就

  是说,先申请一个某某公司的执照,“实际上就是一个皮包公司”,然后奔波于深圳、珠海

  两地,在那里接了订单以后,拿回到村里的五金作坊去做,赚取其中的差价。5年下来,兄弟俩积累了数万元的原始资金,开始琢磨开一家小五金厂。

  李锦文以最初在电脑上使用的小铜柱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当时的加工成本是6到7分钱一个,到我们‘第二道’手里,要1毛1,卖到深圳是1毛5一个,我们实际上一个只赚4分钱。而如果自己开厂、加工,少了当中一道环节,那么每个小铜柱就可以多赚一倍多。想想看,当然开厂要更划算。”

  1994年,李锦文投资一万余元购置了十几台制造设备,在老家开了个小五金厂,用李锦文的话说是“其实就是一个作坊”。在这个“作坊”中,斥“巨资”购买的价值近六千元的4台温州生产的仪表机是“生产主力”,在当时和其他同行相比,算得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了。很快,李锦文就在干五金的同行中脱颖而出,除了依靠领先的设备,还有吃苦的精神。买原材料、监督加工、运货,都由兄弟俩包干。由于来往深圳的道路不方便,为了运货,他早上4点就要起床赶到汽车站,随着托运的货物一起尽早到深圳交易。“这里面很感激在我第一家工厂做工的几个女伙计们,她们很单纯、很认真、很实在,没有她们,当时肯定不会做得那么好。”

  3、转战深圳倾尽所有“蚂蚁搬家”逐渐壮大

  “我真正把生意做大,是从1997年才开始慢慢起来,以前都是小打小闹。”既然李锦文如此看重1997年,那么,我们就回头看看这一年他生意上的重要转折。

  因为五华和深圳两地交通不畅,客户常常因为交货不及时而产生埋怨,李锦文动起了到深圳开厂的念头。“也很凑巧,当时龙华镇上塘正好有块租地,价钱还算可以,每平方米每月租金一块五,我和哥哥咬咬牙,租了一千平方米。”李锦文说他当时压力非常大,因为除了每个月要交房租外,“还要投入近50万做厂房、买设备。”他举例说,做铁皮房花了20多万,买了4台先进的自动化车床、螺丝机等设备,又是近30万。全部加起来,几乎用光了兄弟俩创业8年来所有的资金。

  这一年,李锦文麾下的深圳市辉盛达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资金上,我总是有多少钱买多少设备,赚了点钱,再添些。我不像有些商人一样喜欢一步到位,我更喜欢蚂蚁搬家的感觉。”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李锦文总是赚了些钱,就想着再“折腾”一下,继续做大些。

  2003年,李锦文搬进了现位于宝安区龙华镇清湖工业区的新厂房。为了这块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土地,实际上李锦文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当年,他以每平方米100多元的价格一口气买下,“在事业上,要有开拓的精神。就比如买厂房,我原本打算只买七千平方米,后来觉得太保守了,既然自己有实力,干吗不把工厂范围扩大些呢?”据李锦文说,如果当时不买这么多地今年再想扩建的话,每平方米的地价已经飙升到500元,“关键是出到这个价人家还不肯卖。”

  4、资金紧张企业陷困境 开源节流朋友解重围

  就在搬进新厂房没多久,他生意旅程中最大的一次困境接踵而至。

  主要在于资金。一般来讲,制造商和客户之间在合同上会有一个“月结90天”的协议,也就是说,客户拿到产品后,在90天内应该付清货款。但由于市场上很多单位不履行这一合同,一拖再拖不结款,一个两个还可以承受,但八个十个客户都如此,就使得李锦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周转压力——因为一方面正在扩建新厂房,需要大量资金,而另一方面做了多家产品却无法拿到货款。同时,当时制造五金的原材料是一天一个价,铜的价钱今天是每吨1万元,第二天可能就涨到每吨1万1了,而前一天订下的合同又无法悔改,这个原材料上的价格损失只能李锦文自己来弥补。

  李锦文咬紧牙关,开源节流。一方面,他把80%的力量用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比如一些料头、料尾,因为在机器上无法再继续加工,原来都不被重视不会被再加工了,现在在特殊时期,李锦文让工人对这些完全可再利用的料头、料尾进行手工加工,节约了相当一部分成本。另一方面,李锦文平时结交的好朋友们帮了非常大的忙。同时,依靠平时的为人、信用和个人魅力,李锦文说服了一批老客户在合同签订的90天内提前结款,有效解决了资金周转的困境。

  2003年,李锦文挺了过来,有惊无险。

  自我评价

  多交朋友但不交酒肉朋友

  采访过程中,李锦文多次提到的是,朋友。

  “我这个人没什么优点,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认识了一大帮好朋友。”李锦文举例说,像现在的这个厂房用地,就是通过朋友的信息才得知的;而这块地的主人现在也是他的朋友,曾对李锦文说“等你事业做好了再给剩下的土地租金不迟”;公司处于困境时,是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我的朋友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地帮助我,有困难,不用我自己说他们就会帮我。”李锦文非常自豪,“交朋友,我凭第六感。我觉得靠得住就交往,时间长了,往往证明我是对的。酒桌上的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

  说到自己性格的弱点,李锦文笑着讲起不久前在“中山大学总裁班”上老师对他的评价,“老师说我太过中庸,很少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老师还说,如果我能使用命令式,企业能够50倍地发展。”李锦文说他觉得老师讲的有道理,但他不完全接受,“一个企业就像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全部使用命令式吧。所以,我觉得一个企业既要有命令式,也要有授权式,还要有商量式。”在这一点上,李锦文显示了自己“执拗”的一面,他开玩笑说:“也不用50倍的发展,我只想按照我想的去做,能有5倍的发展我就很满足了。”

  员工评说

  分析李锦文拥有如此多够交情的朋友的原因,在他手下干了近4的谢涛经理应该有发言权。“李董事长极重义气,换句话说,就是非常重人情,有人情味儿。公司员工有谁家庭遇到困难,他只要从侧面知道了,就肯定会帮助他们。他并非摆姿态作秀什么的,天性如此。正是因为有这种性格,他身边才会有这么多朋友吧。”

  尽管很重人情,但是在一件事情上,李锦文却是手起刀落,快刀斩乱麻。谢涛经理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从作坊式生产往前进行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李锦文敢于舍弃一些尚有利润的产品,“当时董事长要下这个决心就已经很难,而要执行就更难了。”因为现在的工厂是李锦文兄弟三个一起合力在做,因此如果要舍弃某个尚有利润的产品,肯定会涉及到兄弟之间的利益,“在这个时候说了算是很需要魄力和胆识的”。事实证明,李锦文在这些具有决定性的节点时的判断是正确的。

  记者印象

  性格的两重性

  直到采访的最后,记者似乎能够粗略梳理出李锦文性格中的两重性。

  第一重,是他对生活的谦和态度。或许是与年少时练习武术有关,对很多事倾向于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对于家庭,他每个星期总会抽出一天来休息,带着妻子、孩子去深圳各个公园转转、散散心,和孩子聊些生活的道理。对于员工,他会拿出5万元,免费让厂里的近70名优秀员工去韶关旅游。

  第二重,是他对事业永不满足的性格。比如说,1989、1994、1997、2003,这几个节点分别标志着他在五金业披荆斩棘前进的步伐。他告诉记者信奉一条真理,“设备必须不断创新,人家做不到的我做到,这样就不用打价格战,只要打技术战”。如今在他厂里“服役”的8台铝合金压铸设备,每台价值近50万,这在其他内资企业五金厂,是没有的。

  还比如说,对于记者抛出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成功”,他的另一个回答是:“趁着年轻多做些事,会去参加MBA的学习,开拓思维和视野。看着别人做得那么好、活得那么自如,相比起来,我才刚上路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生意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