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仙林大学城“大成名店公园”商铺里,又一家学生店挂起了“转让”的招牌,这距其开业仅八个月。连日来,记者在大学城调查发现,如今的学生店可谓经营惨淡,20多家学生店铺中,近七成的学生店主眼下忙着关门歇业或转让,这与其开业时的高调喧闹形成鲜明对比。
南京仙林大学城集中了南师大、南财大等10多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师生有10余万人
。去年10月,位于大学城中心的大成名店商铺楼开业,引人注目的是,100多家店铺中,大学生掌舵的有20多家,学生创业成为去年仙林大学城最大的新闻,集中在二楼的这批学生店火爆一时。
时隔八个月,记者回访这片“创业热土”时却看见,光线昏暗的二楼上,空荡荡的见不到几个顾客。临近中午,多数学生店还没有开业的迹象,一些催款单杂乱散落在地板或办公桌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店门上挂出的“歇业”、“转租转让”等字样特别刺眼。名为“V8风尚”的服装店便是其中一家,店主是南理工紫金学院的三名男生,聘用的店员也是一名大学生。他们告诉记者,该店开业至今其实一直在亏。每天光成本就超过300元,“实在有些吃不消了。”曾被视为“学生店典型”的2016号商铺是鸭颈专卖店,到中午时依然店门紧闭,不见有顾客来。
停业的学生店中,让人惋惜的是一家名为“杂志轩”的杂志店,店主也是大学生。据了解,此前该店在仙林大市场时利润可观,最好时一天营业额将近400元。可到这儿后,最好也就一两百元。店主不得不挂出了“转让”的广告。
据市场知情人士介绍,20多家大学生店铺中,至今仍在营业的少之有少。记者遇到了几个在营业的店主,他们表示自己是“苦撑”。因为经营不善、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已有近七成的大学生老板“喊退”。“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商铺内一家眼镜店老板如此评价他的大学生同行。他认为,大学生店集中在服装和饰品等行业,进货渠道差不多,很难有自己的特色,转让是早晚的事。
省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人士说,眼下学生开店创业大多凭着一股热情,缺乏对项目、市场的理性分析,相关单位缺少相应的引导和帮扶,其中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梳理和反思。本报记者于英杰 谷岳飞 实习生 李 彦 汤雅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