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藏族中最会做生意的康巴女人和她的小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5:21 新世纪周刊

  创富人物

  在格桑拉木措的生意经上,生意也可以解释成生命的意义。她尊重财富,也善待生活

  本刊记者/綦天正

  “拉木措,藏语意为‘湖’、‘观音菩萨’的意思。”作为一个藏族生意人,拉木措总免不了向顾客介绍她名字的含义。

  她还是“阿波”,藏族中最会做生意的康巴女人。康巴人善做生意,源于“茶马古道”给了康巴人更多接触世界的机会,见多了就学会了做生意。而30岁拉木措的个人经历显然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她4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在寺院中长大。外婆是印度人,曾是

留学法国的高才生。而她还有过6年在边防线上度过的军旅生涯。退伍后,她开始了游学生涯,在印度学绘画,在巴黎学服装设计。而现在,她已经在北京生活了5年。她的身份已经是一位真正的生意人,她的工作就是要照看自己的小店。

  “阿波”独特的生意经

  拉木措的生意始于2000年,在国内一位朋友的劝说下,她回到北京,做起了藏饰生意。当时西藏是很多白领心目中的圣地,但却很少有人做藏族风情的东西,拉木措看到其中的商机,就做起了一家叫“西藏风情天堂之约”的西藏风情吧。

  当时25岁的拉木措汉语还不是很好,甚至需要聘用两个翻译才能与人交流。最初,拉木措没有想赚很多的钱,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西藏。

  不过拉木措决不是不尊重财富,相反,她骨子里康巴女人的基因让她对生意有着天生的敏感。“西藏风情天堂之约”从小店刚开始就被她注册成了商标,而对北京的商业氛围,拉木措也越来越谙熟。

  渐渐地,拉木措的普通话已经说得越来越溜,甚至已经带了一点北京话的儿话音。但面对侃价的顾客,她显得耐心不够:“这是我从尼泊尔带回来的货,买3件也是一样的,我们藏族人就这样做生意,不会多要,你不要和我讲价。愿意买就是这个价钱。”店主这样的答复经常让许多喜欢杀价的女孩感觉奇怪,难以接受。但东西确实是好东西,犹豫再三还是买下。

  也许这是拉木措独特的生意经。

  做生意真不容易

  虽然对做生意的潜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拉木措从来不会向自己不认同的“规矩”妥协。饰品店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经济的一环,也就成为不少旅游从业者习惯了的“提款机”。

  “总有人在顾客买了东西后进来要求提成,说顾客是他们带来的。这样的要求我从来不理会,也让我得罪了不少人。在后海烟袋斜街时我就是和他们斗,他们也都知道我不好惹。刚到这个店的时候也有人来闹事,用三轮车堵在我的门口不让我做生意,我只有继续斗。做生意不容易。”

  除了应付这样的烦心事,拉木措在经营上也遇到了困难。“藏饰5年前在北京做还比较火,但现在已经被做烂了。”去年开始,拉木措明显感觉到藏饰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随着进入市场的人越来越多,拉木措的差异化经营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价格,虽然真正的藏饰背后附属着文化,甚至代表一种信仰。但在北京,买藏饰还是在追赶一股潮流,拉木措卖的藏饰没有价格优势,就难免曲高和寡,感受到劣币驱除良币的无奈。

  在店面选择上,拉木措也为自己的坚持付出代价。“我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你看我的店总是开在人流不是很大的区域,但要有文化味。来北京做生意,要的就是这里的文化氛围,无论是以前在烟袋斜街还是现在的鼓楼,店开在这些地方,活得比较有味道。”

  作为商人,拉木措的想法也许不是很成熟。在北京,经营状况比较好的饰品店大部分还是开在商业街,比如王府井、西单、国贸等地。城市里白领在购物时还是想要能多逛几家店,不扎堆必然让小店流失了不少顾客。

  但拉木措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作为老板,她非常乐意和人交朋友。以至于她的小店总是成为一些白领聚会的场所,一年四季总会有各色人士前来。拉木措说这是她的性格使然,并非是什么亲情攻略,但无论怎样,小店还是有了比较稳定的顾客群。虽然不在热闹商圈之内,却在圈子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行走在生死边缘的进货

  拉木措小店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她进货的眼光和渠道。拉木措除了在西藏有很好的渠道以外,更多的货品来自尼泊尔和印度。进修了多年的服装美术,让拉木措在选择货品上有独到的眼光。拉木措进货向来有限,她卖的衣服大部分在北京只有三两件,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怕“撞衫”的白领。

  为了保持这样的优势,拉木措每年要去多次印度和尼泊尔,而如此远途的进货也常常带来想不到的危险。4月,和西藏接壤的尼泊尔国内发生武装叛乱,尼泊尔国内气氛空前紧张,道路被封闭,处处充满危险,而拉木措恰好去尼泊尔进货,被困在加德满都德酒店不能回国。

  “我还是决定闯一闯,因为来到这边朝拜的藏民大部分都没有什么钱,而食物和其他物资都很缺乏,不及时回来就会有更多的危险。而且,我也有我的优势,外语好,有很多当地的朋友。那时候,我成了一百多个中国人的主心骨,我必须带着大家回到西藏,回到安全的地方”,在决定回国以后,拉木措打了无数的电话,包括直接寻找联合国的帮助。

  “我们的汽车终于可以出发,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这荷枪实弹的场面。一位38岁的大哥一直不敢下车。我们一路闯关,遇到路面上有燃烧的汽油,我们就用衣服包了沙子铺上去,一路飞奔。”拉木措和她的货就这样惊心动魄地回到了北京。

  铺子还是会做大的

  从一个铺子开始起步,3年间,拉木措的铺子就扩展到4家。但在种种状况之下,2005年又回到了一个铺子的状态。

  拉木措认为自己是个异类,不是真正的商人,赚钱不是她的生意的唯一目标。来到北京5年,拉木措没有赚到什么大钱,确切地说她把钱都用在支援她的家乡了。

  许多人认为拉木措没有抓住时机。在起步阶段,她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到慈善事业上,而应该把握藏餐吧、酒吧的黄金期,将事业做大。但拉木措却认为,自己虽然没有把生意做大,却有了更多的朋友,这是日后生意做大的根基。

  “铺子还是会做大的”,对于店铺的未来她很用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