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温州人的最后晚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9:58 《理财》

  2006年年关前后,京城正在改制中的国企让温州人炒上了。新华社报道称,这是历经炒楼炒煤炒油炒艺术品之后,温州人瞄上的又“一单”新生意。

  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温州炒国企这单生意是“最后的晚餐”。因为,“从企业发展上讲,到北京去投资,也能解决急需对外扩张、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必须到能够增值的地方去”。更
何况,经历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近十年几番轮番爆炒以后,市场管制与政策准入瓶颈让温州企业家最终意识到,只有通过产权运作进入实业,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不过,媒体报道中的温州老板也有他们自个的说法。一位不日北上进京抢生意的温州人表示,他们完全可以聚集资本进行较大规模投资,包装之后再卖个好价钱。此话在温州财富联盟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豪那儿得到印证:在黄豪相中待炒的“北纺控股”之后,他所提出的最核心问题依然是:资本的退出机制是否通畅?这些温州老板们的言下之意,即京城改制中的国企也不过是一种商品,是此单中生意待炒的对象,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卖出去。

  温州老板的“最后晚餐”当然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去年12月12日至1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在浙江杭州、萧山、宁波、温州等地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倾情“兜售”,“商品”包括180多个北京市国企招股项目、高科技公司及金融资产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浙江企业家关注、参与北京国企改制,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温州商人我们非常欢迎。”北交所常务副总杨淦如此一番话,才是激发温州老板豪情万丈赴京炒“单”的根本动因。

  有买有卖,商机自然存在。不过,商机的存在,并不一定都能变现为真金白银的赚钱机会。这一点,从北京国资委主任熊大新在“兜售”现场的讲话得到证实。熊大新表示,此次活动对投资方的身份没有限制规定,只要具有相当实力,无论外资、民营或国有资本均可入股。对于拟完全转让或大部分转让的企业,选择投资方的标准就是价格;对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来说,对方的战略、市场、人才等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

  插上“草标”的京企,生意能否做成,最核心的要素是价格,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市场常识。作为常识,无论是“最后的晚餐”,抑或是新一轮爆炒,其本身都无可厚非。

  不过,对于所有从事市场追利逐富的企业老板和个人而言,温州人从三十年前肩扛背驮针头线脑、螺丝刀、扳手,走村串户换鸡毛废品、修鞋补碗弹棉花赚取第一桶金,到随后凭借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大量服装、鞋帽、编织袋、

打火机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赚取第二桶金,再到做企业、炒房、炒煤矿、炒石油、炒艺术品、炒古董赚取第三桶金,现如今则是带着真金白银炒京企并期待第四桶金,这个被国人无数次反复提及的温州人的生意经,倒是最值得玩味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