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创业理财 > 正文
 

新农村提供新商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6:16 《理财》

  特约记者 方化伟

  2005年年终,有两件事让记者颇受刺激:

  第一件事:有同事从欧洲回国,谈到此行的感受,说人家那里几乎没有城乡差别,艳羡之情,溢于言表;再回来看一看国内,不免有些失望。

  第二件事:一位瑞士驻华大使回国后,有人问其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他说,中国有3亿多人口的城市和欧洲差不多,8亿多人口的农村和非洲差不多,欧洲加非洲就是中国。

  记者出身农家,对这些说法很感不安。商界的一位朋友安慰我:在商人的眼里,有差别才有机会,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别的中国农村,恰恰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总书记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考察国内外城市化历程,尽管有拉美国家等不少失败的先例,但与我们社会情况相近的韩国,却通过“新村运动”彻底解决了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统计资料显示,韩国2004年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是1∶0.94,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千年前后,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始终是1∶0.8~0.9。

  有人说,韩国的“新村运动”是从水泥开始的,这话有一定道理。“新村运动”伊始,政府给每个村发放355袋水泥,用这些水泥修道路、建厕所,办诸如此类的公益事业。据统计,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投入达到2万亿韩元。

  新农村内涵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有人作过统计,如果按照韩国的规模,未来十几年,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将达到6万亿元人民币。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新农村的建设预计将会按照市场的模式来操作,敏感的商人会从中嗅到各种商机。

  预计在建设初期,国家将强力发展农村的各类基础设施。目前全国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这些情况要尽快改变,道路、通讯、水电等各类建设公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预计国家将会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如通过财政补贴、城市支持等“外力”方式来解决农业问题。专心

农业产业化的公司可能有高速发展的机会。
食品安全
等关涉现代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也将慢慢扩展到广大农村,农村消费市场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这对释放部分工业产业的剩余产能有很大好处,也为流通型企业在农村的扩展提供一个契机和起点。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两个趋向”,预示着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两大主导方向:一是以中西部、东北、农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扶持的对象;二是“三农”问题事关经济全局,意味着农业相关的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与农民收入相关的基础消费产业集群,将可能在“

十一五”期间获得较快的发展机遇。

  机会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韩国的“新村运动”曾培养出一大批有作为的企业,我国要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点更高、规模更大,将会有多少企业、个人从中受益?在不久前举办的一次商务活动中,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就明确表示,建业下一步市场开发目标就是为农民盖房子。这话乍听起来很有些“乌托邦”的味道,但仔细品味,确实能体会到商人的敏感、责任和清醒。

  对有作为的商人来说,新农村是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但决不是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场所。最近,一些企业家热衷于谈论新儒商、新文化,讨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认为综观中外,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原始积累是最干净的。德国人贡德·弗兰克1998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有人借此认为宋明时期是中国的“白银时代”,表现为硬通货的贪婪。因而呼唤中国商人从此告别“白银时代”。对农村市场的开掘,希望能延续这种“干净”,决不能走上世纪80年代假货遍地、坑农害农的老路。希望商人在收获财富的时候,同时也能收获内心的安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