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坤
特菜“情缘”
田国相,北京顺义特种蔬菜基地负责人。基地位于顺义区城南10公里的李桥镇,目前种植面积达450亩,年产瓜菜100万公斤,是该地区最大的甜瓜和特菜开发、繁种、试验、销
售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园。
记者到基地采访时,田国相过来迎接,这个有着21年特菜种植经营经验的基地负责人看上去仍然像一个朴实的老农民。
21年前,老田赤手空拳来到这块空地,在区政府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向银行贷款5000元,作为基地的建设基金。为了能节省有限的资金,他几乎每项工作都要亲历亲为,甚至连当时的蔬菜大棚都是他和同事一起搭建起来的。
谈到为何想建立这样一个特菜基地,老田告诉记者:“1985年,国家农业部从日本请来了一位专家,推广厚皮甜瓜和嫁接西瓜,把通州、大兴、顺义作为三个试点。而顺义的试点正好落在了李桥镇,一是这是土地质量高,二是交通方便。实践证明,新品种的种植和推广取得了成效。”
成功的先例使老田和基地的技术人员有了十足的干劲。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引进新品种,发展壮大基地。“1986年,在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技术专家的帮助下,我们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引进了一批新的蔬菜品种,比如西兰花、生菜,这些蔬菜当时咱们国家都没有。”
随着一项项新品种开发试验的成功,特菜基地也逐渐走向正轨。在这个过程中,老田和他的伙伴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以前我在村大队的时候是负责农业,但却没有特菜种植的经验,所以来到这个基地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们订阅了大量关于农业蔬菜方面的报刊杂志,通过看报学习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的专家也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这里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帮我们解惑。”
通过自学,老田感到了乐趣,也从中获得成就感。“一开始,我们建了一些蔬菜大棚和‘土温室’。发展到后来,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特种蔬菜的种植,于是我们商量着改建温室,为了节省资金,我们决定自己动手。很多技术问题,我们不太懂,就通过报刊上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根据这里的地理位置、土地条件、水的来源等情况研究适合这个环境下的温室该如何建造,然后自己画图纸。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施工,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建成了大空间、高条件的温室。”老田一脸自信。
开发田园新项目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田园乐趣,基地开始举办甜瓜观光采摘节,这一办就是8年。“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熟悉这儿的人来,人数较少。后来,我们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进行宣传,强调我们采用优质的有机肥作为肥源,保证蔬菜瓜果的无公害栽培。慢慢地,许多普通家庭也来到基地。尤其是近五年,不仅观光客逐年增多,而且回头客特别多。”
“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450亩,特菜品种从原来的瓜果总共10多种发展到现在仅瓜类就有30多种,菜类更是达到50多种,基地的工人也从原来的3、4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00多人。”对于基地规模,老田只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他更愿意谈的是如何将特种蔬菜在市场上推广,得到更多普通老百姓的认可。
“特菜和大众菜不同,像芹菜、黄瓜这样的大众菜,普通家庭都可以自己种植,成本低,条件要求也不高,拿到市场上卖当然价格低廉。而特种蔬菜一般都是从外面引进,我们的基地就先后从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引进了几十个新品种。在引进过程中,首先是技术投入,要动用专家力量研究培育方法,其次是要搭建适合新品种生长的环境,这些都要很大的投入。因此,和大众菜的价格比,特菜肯定没竞争优势。”老田如是说道。“我们从品质上下功夫。除了对外宣传的无公害栽培,近几年,我们在对外销售时采用了礼品包装的形式,在每份包装里都有10种以上的瓜、菜,而且为了帮助消费者了解特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我们在包装里都放了说明简介,以新形象推出后,很受欢迎。尤其是逢年过节,卖的特别火。”
2004年,老田迎来了他的60岁生日,按规定他将退休离开基地。面对悉心经营21年的特菜基地,老田心里的不舍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他和同事一起亲手搭建的;这里的每一个大棚每一个温室都曾有过他的身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老田看着特菜基地这个孩子一天天成长,亲眼见证了他的成功与失败。
正当老田被离别的愁绪所笼罩之时,好消息传来了,镇政府决定继续留用老田,这无疑是对老田多年辛苦付出的肯定,同时也成为老田在特菜基地的又一个新起点。
“在2004、2005两年的时间里,在区政府的帮助下,我们解决了基地温室的堤灌问题,温室也全部进行了更新。另外,考虑到目前基地的工人里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这里工作,所以,当前任务是改善工作环境,让工人在温室里工作时更加舒适。接下来,我还计划购置一批卷帘机,使温室拉帘的工作实现机械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61岁的老田工作起来丝毫不输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他乐此不疲地介绍着他的雄图伟略,畅想着特菜基地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