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投诉频发 银监局提示七大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7:33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 马伟伟 李强 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沪上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开始遭遇“信任危机”,消费者投诉日益上升。日前,上海银监局召集沪上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披露了银行推销理财产品时,包括宣传不实在内的七大风险。
银行风险提示不够 昨天,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去年以来各种与海外市场挂钩的理财产品相继面世,但针对理财产品的投诉也日益增多。其中,由于外币理财产品设计相对复杂,接到的投诉要多过人民币理财产品。 一位与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负责人透露,银监局根据投诉状况,披露了目前理财产品存在的七大风险———宣传不实、向不具备金融知识的客户推荐产品、营销人员风险揭示不充分、推介书太过抽象、缺乏客户投诉受理机制、合同文本不全等。 除消费者风险认知能力与金融知识有所欠缺外,其他投诉都是银行没有向客户全面披露风险,导致客户理解不全面,从而产生纠纷,上述银监局人士表示。 以挂钩类理财产品为例,其收益与此前业绩并没有相关性。同时,如果所挂股票或实物已有较大涨幅,就存在泡沫可能,而银行通常模拟市场行情较好时的情况做推介,容易使客户产生误解。 据了解,普通投资者的投诉多集中在理财产品权责不透明、客户经理宣传误导等方面。比如,一款标注投资期为1年的外汇理财产品,仅在说明书并不显要的位置补充说明“银行每个月均有提前赎回权”。当银行行使提前赎回权时,投资者往往因对条款理解不全面而投诉银行违约。 同时,外资行个人理财产品中有一些有关长期理财产品的纠纷。由于人民币自去年7月份以来升值3%以上,加上美元连续加息,外资银行此前推出的期限较长的产品无法达到设计时的收益区间。为此,不少投资者要求提前终止外汇理财协议。 银监局将加强监管 针对上述情况,上述银监局有关人士指出,将会进一步要求沪上各家银行完善理财产品宣传、推介、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将产品风险解释贯彻到每个关键环节中,同时完善销售人员的资质分类机制,防止不当销售。 不过,个别股份制银行昨天表示,按属地监管的原则,上海银监局此次针对银行系理财产品风险防范所做的努力,一般仅对浦发、上海银行等总部位于上海的银行有直接效力,要想推动其他银行规范理财产品,需要进一步上报银监会,因为各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多是由总行统一来抓的,产品设计、研发等也都在总行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