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不敢花还是没得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7:46 《理财》

  截至2005年末,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突破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另据新华社2月8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重要原因。

  周小川的一席话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针对此事,各种各样的讨论一时间充斥了各大传媒论坛,且大多数观点都与周小川的观点相似,认为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如果仅从表面上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突破14万亿元,按照目前我国现有13亿人口来说,人均储蓄存款已超过1万元。很显然,“中国人是越来越富了”。然而,相比之下的“消费率连年下降”,再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甚健全的现状,周小川和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认定的观点似乎是无懈可击,完全可以得出老百姓是“有钱不敢花的”的结论。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如果我们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从收入和支出比的角度再次考量这个结论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的“老百姓有钱不敢花”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4年12月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而这些消费对于一个普通的城镇居民来说无疑是必需消费(也可称之为被迫消费)的范畴。另据常州市城调队2005年的抽样资料,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19年共需投入基础教育费用约13.1万元,比1999年的测算增加了5.1万元。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标准。

  另一方面,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老百姓的。2006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发布了一份题为《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总体判断》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0.4左右。报告指出,城市居民最低收入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最高收入五分之一人口拥有收入的4.6%。

  这就是说,有大约20%的城市居民占有了大致一半的财富。按照这一比例推算,13亿人口中的2800万人占据了14万亿元储蓄存款中至少7万亿元以上,达到了人均25万元。而剩余的4.72亿城镇居民和8亿农民的人均储蓄存款仅为5500元左右。即便是这样一个数字,也是本人一厢情愿地用单纯的数学公式推算出来的理想数字。如果再稍微复杂一点,把基尼系数的准确性(有专家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实际上已接近0.5)、物价上涨、普通居民收入来源的稳定性以及普通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差异等因素考虑进去的话,恐怕这个数字还要“缩水”。

  此外,在中国的GDP中,固定资产折旧大致要占15%以上,企业利润为2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劳动者报酬的比例要低于50%,比发达国家低好几个百分点。

  面对这样的数字,恐怕没有人会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老百姓是“有钱人”了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是“有钱不敢花”,而是“无钱没得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