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环境不具备贷款风险大 以房养老不一定适合国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04:56 中国青年报

  彭兴庭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如此描述“以房养老”模式,并建议对此进行调研,选择大城市做试点,运作成熟后向全国推广(《新京报》3月5日)。

  这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不是新话题了,经常看到“以房养老离我们还远吗”之类的消息。但到目前为止,它离我们似乎并不近。说到“以房养老”,一个绕不开的角色是美国。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最成功的国家。据说有些美国老太太退休以后走遍全球,都是银行给报销。然而这意味着我们也适合吗?

  首先遇到的是观念障碍。中国人的传统是“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老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而无法留给子女,这样的现实,国人恐怕一下子难以接受。在当前经济还不怎么发达、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的情况下,许多老百姓辛苦一辈子也难以攒下一套房子,到老了,却又不得不将房子抵押给银行,以贷款养老,这怎么都让人感觉银行似乎在“抢钱”。有评论者指出,“以房养老”折射出的是中低收入群体深深的无奈。

  此外,“以房养老”需要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以房养老”牵涉到

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领域的运作质量要求相当高。如何保证这些行业、部门公平、公正地经营、管理和执法,在当前法治不健全的条件下是个极大的挑战。就拿房地产评估来说,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还极不规范,不但整体素质偏低,而且市场存在恶性竞争,有争议的评估结果,尤其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更难以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虽然住房反抵押贷款有比较丰厚的收益,但是风险也比较大。比如贷款期限比较长,房产价值会发生变化,老人预期寿命和利率的不稳定性,房屋损耗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存活时间越长所获收益越大,而金融机构则要多增加支付。中国信用资源缺乏,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在中国买房子不像在美国,买过来的房子就是私有财产,永远神圣不可侵犯。基于目前的地权制度,我们对住宅的使用权只有70年。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也就是说中国人无法“买断”房屋。这样如何去大面积地推广住房反抵押贷款?

  能够推广“以房养老”的,无一例外都是经济较发达、法治较健全、国民信用度较高的国家。如果将我们的国情考虑在内,“以房养老”恐怕暂时还不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