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花旗并购广发行引争论 谁来保护个人金融隐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02:4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侯宁

  近日,花旗并购广发行成了金融业的热门话题。

  为什么?据说“由头”之一便是花旗这个顶级财团的胃口越来越大,50%的收购比例已经超越了原先刘明康所言的25%上限,而如今又爆出了“80%”的“海外”新闻。然而,“由
头”还不止于此,因为由此又引出了“国家机密”可能被侵犯的担心。

  如此,则银行是否被“贱卖”,控股权是否旁落,倒成了普通老百姓眼中的“边缘问题”。

  是的,参股好办,别人不控股的话,总是会“抵消”掉许多质疑的。但是,这次花旗重组广发行提的却是“出资15亿美元,控股80%”的提案。这便有些悬了。尽管广发行的艾女士声言“不便评论”,意欲以“沉默”来暂时稳住舆论,但笔者知道,这可能是在“等待上级部门回复”的替代语。

  毕竟,兹事体大。

  然而,即便如此,也已经让人浮想联翩。杭州的投资者王栋先生便提出了他的忧虑。

  在给笔者的信函中,他提出,如果广发行被外资控股,如果“广发银行将会继续使用在今年8月已经全国联网的‘中央银行个人征信系统’。那么一些金融机密,也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了”。因为据权威部门介绍,“中央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份客观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包括个人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和

信用卡信息,个人在社会保险、国土、税务、法院、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以及个人在商业机构和公共事业部门中的信用信息……”。

  王栋最后质疑说:“这些广泛而精确到位的信息汇总、综合,算不算是国家机密?这些信息在某国的超级计算机上统计运行、分门别类计算,算不算是国家核心安全机密泄漏?”

  质疑者的苦心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对此,笔者当然也不能当仲裁者,因此我便和广发行有关人士探讨了这个问题。据他们介绍,他们目前是在使用这套系统,全行每天会用“五六万次”,但这套系统目前还处于免费“试用”阶段,将来要收费。而且,这套系统中目前还没有“个人在社会保险、国土、税务、法院、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

  “也许将来会有吧,”他说。但他表示,这并非什么“国家机密”,至少在他个人看来“不是”。他认为,这是国际银行的做法,只涉及个人信用的一些记录,并不妨碍所谓“国家安全”。但是,更权威的表述显然还在人总行。

  据介绍,个人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它通过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而据央行人士透露,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录入”了3500万人的信息,涉及贷款金额2.14万亿元,而下一阶段这一系统的目标是覆盖3亿人口。

  显然,这个系统是针对“银行信用不良”的个人预设的“保险”,而且据报道已经是一道“发威”了的“保险”,对“银行的金融安全”确实是有保障作用的。但是,如果外资控股的银行也能共享这些资料记录,那么王栋的担忧难道就没有道理么?

  有!因为在笔者看来,可以免费或者“付费”“共享”资料的外资机构由此便完全可以掌握我国个人信用记录之外的“地区信用度”、“各银行信贷账”甚至“中国储户个人档案”等等多重信息。这一切,都是我们“想”给“境外机构”展示的么?

  退一步讲,即便对“国家金融安全”毫无威胁,好处多多,那么这其中诸如个人“姓名、性别、籍贯、配偶、住址、身份证号、信贷状况”以及“个人在社会保险、国土、税务、法院、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难道便没有泄露“个人隐私”至少是“个人金融隐私”的嫌疑么?

  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金融隐私”?由谁来界定?而这些隐私又如何能得到“信用监督”之外的法律和法规保障?显然,这些问题便不能不让人担心的。

  谁都知道,在医院生过孩子的家庭都常常会遭到“育婴公司”、“保险公司”甚至“婴幼儿照相”等“医院关系户”的骚扰,如此,谁又能保证银行掌握的“独家资料”不外传呢?

  由此来看,不仅国内银行被外资参股需要谨慎,而且,即便是像广发行这样被“标普”评为“最差”银行让人“控股”,也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由于经验欠缺,许多事情,我们还没经历,许多风险,我们还没想透。当此之时,银行是否被“贱卖”即便不说,那么,面对“个人金融隐私”这样的问题,我想,多一些缜密思考总是没错的吧。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21日第二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