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1:00 《钱经》杂志 | ||||||||
这是一条家喻户晓的宣传语,也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经过众多媒体的传播和专业人员的普及教育,大家都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要想让财来“理”你,必须主动去“理财”。 这句话流传甚广,而且俨然成为理财一族的行话或是“接头暗语”。从专家学者到平头百姓,谈到理财,总会说上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非常形象,也非常简洁,直接告诉你不理财的后果。当然,这种说法也很有道理。谁都知道,天上是不会自动掉馅饼的。而那个怀揣着鸡蛋,却在做着发财梦的故事,除了孵蛋、养鸡,一步步创业,否则根本无法变成现实。 但是,回过头来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你不理财,财就一定不理你吗?显然,没有绝对的答案。 在我们的观念里,小概率事件一般不会发生;但总挡不住少数人运气好,中个头奖什么的。像西安的刘亮,虽历经几番周折,但终归是开走了一辆宝马。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有去理财,没有做什么长期的财富规划,只不过撞一次大运,或者说投一次机,但财富却从天而降。 如果说中大奖的例子在生活中毕竟极少,那下面讲的就比较常见。在某一领域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后,财富就源源而来。典型的例子,像不少歌星成名前不名一文,窜红后单场演出费对普通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而他们根本不懂什么理财,只要把歌唱好就行了。 同样的道理,像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虽不是什么书法家,但只要官做的大,依然有不少人找其题词,紧接着大把大把的不义之财塞满腰包。而他们也不懂什么合法的理财,深谙的只是如何去贪污,去敛财。 再有就是,虽自己不会理财,但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帮着理财,照样可以达到财富最大化的目的。像姚明背后的商业经纪团队“姚之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姚明可以不懂理财而只懂打球,依然能在商业运作中获得巨大成功。 上面谈到的,有的是特例,有的却不是,但至少能说明,“你不理财,财依然可能理你”。而这其中,通过专业的理财团队(或理财师)来理财,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如此说来,“你不理财,财不理财”真不一定成立。那反过来看,如果你理财了,财就一定会理你吗?其实也未必。 据一家台湾媒体的报道。由于台湾经济持续不景气,很多人发现,“财不理还好,越理反而越少”。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台湾投资者过于激进,将所有的金钱、时间用在投资理财上,只为达成一夕致富的目标;然而,统计结果表明,只有不到10%的投资者能幸运地通过此种投资方式一圆美梦。 同样,我们看大陆的股市,最近一两年,很多股民深陷其中而解套无望。也真是,财越理反而越少。 总结一下,你如果去理财了,但思路、方法不对,依然无法实现致富的目的。或欲速不达,或风险太大;或不懂得坚持,或多次决策失误,最后只能是前功尽弃,计划落空。 所以,正确的结论是,要让财理你,只有去正确理财。而正确理财,至少应包括这样几方面: 理财是一生一世,而非一朝一夕。 理财是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而且至少有一只是铁篮子。 理财是平衡的艺术,激进与稳健,收益与风险,开源与节流等中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