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砍向高房价 银行欢呼百姓喊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 20:03 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自17日开始施行房贷新政策,调高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这一动作不仅在房地产界和银行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也引起了众多老百姓的热烈议论。

  房地产商大多温和对待

  对人民银行的政策用意,业内专家和舆论基本统一认为,这一政策“砍”向了高房价
,主要是抑制虚高的房地产泡沫,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这是个“好事情”。不过,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取向上,社会上却看法不一:此次房贷新政策,并没有直接“砍”向房地产商,因此大多房地产商都温和对待,反应激烈的却是已经购房者和拟购房的普通老百姓。

  加重了购房者的还款负担

  据在北京刚刚购完房的刘先生介绍,这一政策加重了他的还款负担,在今后长达19年的时间里,他每月要多还70元。“为什么不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刘先生反问说:“我不明白,既然这一政策是抑制购房需求,但我此前已经买房了,需求已经发生了,显然已经不适合新政策的用意。而且房贷新政策最应该‘砍’向房地产商!”

  “房贷政策打击投机炒房者,我们拍手称赞,但对所有的购房者一刀切,却是不太应该。”在北京一些新楼盘的业主说:“像过去提高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严格房地产商贷款等,这都十分通人情,也有效,只可惜这次政策中并没有规定。”

  “提高公积金贷款利率,其实打击不了投机炒房团!”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张先生说:“投机炒房团用的都是商业贷款,他们很少甚至根本无法用公积金贷款。”

  银行普遍“欢欣鼓舞”

  有专家分析认为,上一次房贷政策(121号文)之所以未执行,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商强烈反对,另外商业银行也不愿意主动缩减房贷份额,故而也不主动配合。而这一次,提高房贷利率,一方面提高了已购房老百姓还款的额度,另一方面也“潜在”逼迫人们提前还款,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利润,减少风险,这自然会让银行“欢欣鼓舞”。

  在房地产商看来,在高房价面前,拟购房者既然已有了“被狠宰一刀”的心理,就不在乎再多付“一小点心血”。房屋的定价权,毕竟还掌握在房地产商手上,只要不在买地、建房等环节收紧银根,不去提高建房中间环节运作的透明度,不采取“组合拳”政策治理,房地产商其实不在乎,他们就不甘心让高房价主动下降。

  相关链接

  房贷优惠利率取消后怎么买房 理财专家给您支招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的专家分析认为,与前几年贷款买房的市民相比,如今买房的成本已大大增加。去年9月加息政策出台,5年以上的房贷从原来的5.04%上调至5.31%,增加了0.27个百分比,如今继续增加0.2个百分点。以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为例,目前最低首付为3成,其余70万元用贷款,20年还清。在等额还款方式下,5.31%的利率,每月还贷额为4734.72元;取现今下限利率5.51%计算,每月还款额为4813.31元;而在标准贷款利率6.12%下,月还款额为5057.25元,每月贷款者将分别增加78.59元和322.53元。与去年9月以前相比,每月还款差额最大可达近430元。

  农业银行的理财专家建议,还未购房者或已贷款购房者,对于房产现状一定要清楚认识,因人而异,选择最佳方案。对于已贷款购房者,按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逐年调整”的原则,从明年1月1日起才实行5.51%的新利率,大半年的缓期,已贷款者可仔细计算一下以目前的收入和投资收益是否能承担得起0.2%的上调利率。可选择部分或全部提前还贷,理财专家提醒市民,部分提前还贷只能一年一次。当然,如果手中有3%至5%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每月增加近百元的还款利率还是影响不大。

  理财专家认为,房贷利率的不断上调,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一批人购房影响比较大。目前,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的年轻一代相继进入结婚年龄,即使收入佳,而工作时间尚短、尚无积蓄,让他们也成为了买房的“困难群体”。对于此部分欲购房者,建议转换思路“以租代买”,等到时机成熟再买房也不迟,同时,也建议此部分购房者可依靠双方父母资助购买小房。对于持币待购的市民,专家建议,购买房产首先考虑地理位置,在贷款组合中尽量选择商业性和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可以较大程度减轻负担,同时,对于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的贷款一定要做到“贷足额、贷足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