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投诉案例呈现上升 个人理财产品前途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8:26 《理财》

  本刊记者 张 伟

  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报道,进入2005年以后,上海银监局突然发现个人理财产品开始成为上海市场金融消费者主要投诉领域,投诉案例也呈现上升趋势。

  近来,由于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46%的储蓄率已经超过日本40%的最高值,
而且我国的外汇资金储备也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同时,多家中外资银行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利润,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按照常理,在这样的金融市场状况下,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本该有充足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而现实的状况却令银行苦不堪言。银行客户在购买过五花八门的个人理财产品后,常常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因此,不少客户到银监局投诉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什么各家银行的“一片好心”却没有得到好报呢?这跟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类金融产品都比较单一,大多数消费者都选择银行储蓄这一收益固定、基本无风险的

理财产品。长此以往,就缺乏对其他
理财产品
特点的认识,部分消费者简单地将理财产品等同于储蓄存款。其实,个人理财业务是完全不同于
商业银行
储蓄业务的创新业务,其基本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习惯了坐收稳定储蓄利息的消费者却对此知之甚少,一旦个人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低于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时,消费者就感觉无法接受,纠纷也就随之产生。当然,商业银行方面也存在问题。为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银行的工作人员往往对产品解释和风险揭示存在疏漏,甚至有欺诈之嫌。

  个人理财产品作为新兴的银行创新业务,同传统的储蓄理财相比,具有产品期限结构灵活,产品种类多、选择余地大等优点。个人理财产品通常有1个月到3年、6年不等的期限,客户可以根据自身实力选择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客户能够享受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不同的银行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在期限、种类、内容上都追求完美,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因此,消费者可以综合对比、精心选择,最终购买到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新兴的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该多咨询、多观察、多比较。在倾听销售人员的介绍后,绝对不能冲动购买,以免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导致利益受损。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银行新上市的产品,也面临着和其他新产品初次推广时一样的难题。如何做好前期宣传、产品规划,如何培养销售人员进行销售,如何进行客户跟踪,如何处理客户投诉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精心策划、谨慎执行。银行内各个部门和人员要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力求每个环节都尽善尽美,要把“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底。

  因此,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要多引导、多解释、多宣传,切不可因噎废食、自毁前程。由此可见,各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要想获得重大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