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产品与评测 > 正文
 

人民币理财 绚烂至极是寂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16:19 新华网

  又一个“黄金周”即将到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在“旅游”等热门词汇上。但在山西省的金融市场上,与“黄金周”紧密相连的热门词汇却是“人民币理财”。这个诞生于上一个“黄金周”、经历了绚烂至极的辉煌、却在这个“黄金周”迅速走向寂寞的新生事物,在半年时间里牵动了省城无数市民的神经,它让银行从最初的趋之若鹜到如今的避之不及,让市民从开始的疯狂逐利到如今的连连质疑,人民币理财—这个曾经被各大银行力捧的产品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百姓手里的闲钱还能投资这个渠道吗?  

  银行变成第四方

  资金中途不能退?市民周先生最近有事急需用钱,东挪西凑了半天也未筹到足够的款项,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上个月月初刚办理的一笔5万元人民币理财。按周先生的想法,这人民币理财也应该和定期存款一样,中途支取必定要损失一笔利息收入,但情急之下也顾不了许多。谁知带了相关证件到开户行取款时,银行却告诉他不能中途支取,理由是“这笔钱是用来做理财的,银行在金额募集完成后就将款子划到了理  财账户上,只有到期后才能支取”。难道银行不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吗?自己的钱竟取不出来了,这是什么道理?周先生和银行理论了半天,但银行方面的态度很坚决:不能取。

  那自己急着用钱怎么办?银行给周先生出了个主意:贷款。可周先生一问利息吓了一跳,自己办理人民币理财的收益不过3.1%,贷款利息就将近6%,理财理出3%的损失,这理财还有什么意义?

  同样的理财还有不同的质疑。和周先生同期办理财的王老师在当时签订的协议里发现了问题:一张协议上竟有4个章。这4个章分别是:自己作为委托人、某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某企业作为借款人以及银行,而银行作为第四方出现却没有明确角色。王老师将这份协议拿到附近的另一家银行,请客户经理解释一下。可这一解释却让王老师大吃一惊:按照协议条款,自己的资金竟是委托该投资公司借给了另外一家企业,而银行收了自己的钱,却不承担任何责任。换言之,一旦产生纠纷,自己就要找该投资公司理论,而事实上自己和投资公司根本未曾谋面,全是因为信任银行才把钱投进来用于理财。王老师非常气愤,银行这么做和“黑中介”有什么两样?

  记者就此采访了省银监局。他们的说法是,这两项质疑其实都是针对“存贷理财”的,而理财业务在目前的银行产品中属于中间业务范畴,一般都是由各家商业银行总行自行制定,从上而下贯彻执行,不需要得到各地监管部门的许可。因此,他们对这些问题也鞭长莫及。

  事实上,随着时间推移,市民对理财产品的质疑声也越来越高,而银行多在此问题上讳莫如深。记者注意到,春节后的理财市场一反节前的火爆局面,各商业银行纷纷偃旗息鼓,除民生银行3月份推出一期人民币理财,其他银行再不见动静,与去年11月份各银行争先恐后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人民币理财何以一落千丈,鏖战正酣的各家银行为何齐齐“休战”?首期人民币理财即将到期,兑付情况又会如何?

  人民币理财亏本银行集体“休战”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省城原来力推人民币理财的几家银行已经停止了后续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基本处于冷冻状态。光大、民生、华夏等几家银行都声称“4月份没有人民币理财新产品,什么时候发行还要等总行通知”。而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几乎没有赢利的,此后理财产品还可能面临更大的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从银行当时宣传的预期收益率和成本角度考虑,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一开始就不赚钱。在今年3月17日超额存款准备金下调之前,也许还可以勉强保本,现在货币市场综合收益率持续下滑,人民币理财不亏已是万幸。但同时,如果到期收益率达不到宣传时的水平,将可能失信于客户,这对银行声誉的影响是致命的,没有哪家银行敢冒险。所以银行只有想办法通过动用自己的利润来补足收益缺口。事实上,银行在推出人民币理财的时候就大多把理财资金与自有资金混在一起操作,这使得在到期兑付本息时,银行可以方便地动用自有利润来补缺口。

  业内人士介绍,虽然银行都会在理财计划的信息披露文件上载明:已在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开立了专门账户对本产品进行独立管理,并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配备了专业的投资团队,以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权益。但如果真的这么做,其收益率能否那么高就值得怀疑了。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赚到指定的收益率困难非常大。因此,自从银监会下文加强对理财市场的监管,并禁止银行从事存贷理财、信托理财等品种后,银行的利润空间迅速缩小,银行逐利的本质决定了它会迅速退出这个市场。

  首批人民币理财将到期

  银行硬着头皮兑现收益2004年11月初,太原市场上的首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从光大银行诞生,名为“阳光理财B计划”;民生银行紧随其后,于11月中旬推出“民生财富·人民币保得理财”。这两款产品让两家银行11月份的储蓄存款余额首次超过工、农、中、建四大国行,随后引得华夏、交行、中行等各家银行都跃跃欲试,理财广告随处可见,一股新的理财热开始在太原市场升温。到今年5月份,光大银行的首期“阳光理财”即将到期,该产品当时预期年收益率为2.4%,期限半年。经过了近半年以来人民币理财市场的整体萎缩,银行当时承诺的预期收益还能兑现吗?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光大银行南内环支行有关人士,据他们表态,到时肯定会以预期收益兑付给市民。而民生银行也表示会以预期收益支付,投资者无须担心。

  2004年年底,银监会对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规范,要求银行不得承诺最后的保底收益、加强风险的提示以及禁止从事存贷理财、信托理财等品种。在严厉的禁令下,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票据(均为人民币理财的主要投资品种)收益降低,理财产品利率迅速缩水,银行的利润空间迅速减小。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在人民币理财产品上基本已无利可图。

  在此情况下,银行业内人士称,银行对第一期理财产品都保证预期收益,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为之。由于当初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时,银行都将预期收益说成实际收益,以此吸引了大批市民,如今即使利润下降,银行也不敢犯众怒而降低收益,只好硬着头皮以预期收益支付。

  理财产品断档

  市民如何选择面对人民币理财的迅速萎缩,不少市民均感茫然,对手中的资金不知该作何打算。记者从各商业银行了解到,每天前来咨询如何理财的市民都不在少数,这反映出市民的理财意识已大大提高。可没有了人民币理财,市民又该做何选择呢?

  记者专门采访了工行省分行理财中心,理财专家指出,理财无需只盯着人民币理财,而要放宽思路,考虑一下其他投资品种。据了解,本市绝大多数银行都在等待总行的通知,近期有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售尚未确定。业内人士建议市民不妨尝试购买分红保险、货币基金、信托产品或黄金。

  理财专家介绍,很多市民都有让自己手里的资金增值的愿望,但理财思路还比较狭窄,以前就是等着买国债,近来又盯紧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现在,凭证式国债发行规模小了,理财产品的发售规模也在压缩,市民投资应放宽思路。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投向与人民币理财产品差不多,可以随时购买、随时套现,比较适合喜好较低风险、稳定收益的市民。银行里代销的分红保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保险产品使市民得以分享保险公司的盈利,能有效规避利率风险。现在一些信托公司发售的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比理财产品还高,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市民也可以考虑购买。另外,近来国内黄金价格处于“低谷”,市民买入黄金,将来也很有可能获利。

  作者:程新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