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理财走出地下 香港银行券商经纪蜂拥北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本报记者唐昆 实习生但有为北京报道 境外理财新政一出,此前低调操作的许多外汇理财业务将名正言顺走上舞台,而香港等地区的银行、券商等机构也开始蜂拥北上。
昨日,《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宏观而言,该文是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微观而言,境内机构和居民可以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积极有序地拓宽了境内居民投资渠道。 “此前我们推出了多款外汇理财产品,譬如双币理财产品中,外汇收益挂钩于美元和加元的汇率区间,据我了解,我们的外汇产品没有投资于国外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浦发银行理财师杨丹菊表示。 “我们的系列外汇理财产品是在综合美国经济状况、美元利率曲线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推出的。”民生银行个人金融部一位人士这样含糊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该行此前推出的一款外汇理财计划,年收益达4.12%%。 专家介绍,近年来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也不断攀升,因此国内银行将外汇理财资金存入美国的银行,亦可轻易获得4%%左右的“傻瓜收益”,而今后可以投资于海外债券市场,无疑能够比“傻瓜收益”更上一层楼。 一位熟悉内情的外汇培训师透露,此前各家银行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地下”境外理财运作,“外资银行在这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他说。 一般而言,外汇理财要较人民币理财收益高出3%%个百分点左右,“集合来的外汇资金,银行不会单纯的用于外汇市场运作(如外汇期权交易),相当一部分是进行了债券甚至是股市方面的投资。”该人士称。 截至2006年3月,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31.8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6万亿元,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的资产管理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投资渠道却相对狭窄。 近年来国内银行推出了许多外汇理财产品,但仅限于居民以自有外汇资金认购,而境内机构和个人的资产以人民币为主。因此,《暂行办法》的出台将使国内本外币资金同时开闸。 获悉内地境外理财业务开闸,香港等地区的银行、券商也开始北上“寻客”,希望分得一杯羹。据香港媒体报道,部分香港人士已经先后拜访了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部门,以求谋得商机。 此前在香港方面,有关内地投资者赴港购买债券和股票的呼吁一直都没有停止,而本次外汇新政无疑令香港市场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