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汇于民: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0:16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 徐飞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一直是令国内外经济界颇为关注的现象。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尽管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但全年仍然增长34.3%。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今年央行将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作为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一个新动向,“藏汇于民”是我国
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面临挑战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国的国际金融实力和地位的象征。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和汇率调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作为外汇结构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藏汇于民”鼓励民间持有外汇,将外汇持有者从以央行代表的官方为主,转向以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民间为主。这种调整的结果,必然是减少官方对外汇的持有比例,增加民间对外汇的持有比例,为国际支出的增加提供了空间,从而减轻国家的外汇储备压力,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我国民间持有更多外汇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截至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余额为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应该看到,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增长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削弱了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资产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将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民间持有外汇的潜力十分巨大,持汇主体多元化将是大势所趋。 外汇持有主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普遍视为人民币汇率上升最直接的“导火索”。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表明在我国的外汇市场上,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大增,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人民币的供给增幅小于需求增幅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加。“藏汇于民”具有疏导和分流外汇的作用,可以遏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势头,对缓解因外汇储备过高所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对外贸易连年的顺差积累而成。我国有贸易顺差,我国的贸易伙伴就必然有逆差。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逆差国势必会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采取种种方式,建立贸易壁垒,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发贸易摩擦。从这个意义上说,“藏汇于民”有利于增强我国购买进口商品的能力,降低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给我国多年来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外汇储备的猛增,改变了货币供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藏汇于民”通过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能够起到间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 针对“藏汇于国”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的状况,央行通常只能采取被动冲销的措施,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供给。通行的做法是,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卖出债券以回笼货币。在我国,由于可供对冲操作的债券市场容量有限,品种较为单一,央行的冲销措施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调控货币总量和结构的难度增大。“藏汇于民”从分流外汇储备入手,可以较好地解决外汇占款增加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的问题,有利于保持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藏汇于民”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刺激居民消费,以及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营销服务网络和研发机构。对于希望“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外汇资源是必备条件之一。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适当扩大进口,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进口。而要扩大进口,同样需要启动企业的进口需求,这也需要以企业拥有外汇资源为前提条件。 我国央行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予以了大力支持。去年以来,央行积极拓宽资金流出入渠道,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支持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在边境地区实行更加灵活的境外投资政策。“藏汇于民”的政策取向,为国内企业依法持有更多的外汇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同样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点。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同比增长9.6%。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到两倍,相当一部分居民具备了出境旅游和购物、送子女出国留学的经济实力。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出境旅游、购物、留学的需求十分可观,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出境消费需要支付外汇,“藏汇于民”自然就成为我国居民“走出国门”的现实需求。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之前,我国金融业将向外国全面开放,中资银行首当其冲,将在“自己家门口”直接面对国际银行巨头的竞争和挑战。近两年来,我国原有的几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纷纷实行股份制改造,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资产结构来看,中资银行资产绝大部分是人民币资产,外汇资产比例普遍偏低,不利于参加国际金融竞争。“藏汇于民”将给国内企业和居民提供持有更多外汇资产的机会,也将给中资银行拓展外汇业务和国际金融业务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境外金融服务和外汇风险管理、综合理财等,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便利服务和外汇避险工具。这为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的市场切入点,中资银行应抓住契机,围绕企业“走出去”的金融需求,致力于金融服务创新,实现企业与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双赢。中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积极性,为“藏汇于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