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国际私人银行蚕食中国新生富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3:48 法制早报

  本报记者 李明思

  “中国将在未来 10 年内成为亚洲(不包括日本)最大财富管理服务市场。”花旗集团环球财富管理主席杜德昇大胆断言。这也是他在本周二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的私人银行部正式开始营业时说出此番话语的。伴随着今年年初,欧洲爱德蒙得洛希尔家族银行集团的法国子公司,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入沪业已 2 月有余。再加上去年 9 月份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
—美国国际集团( AIG )旗下的瑞士私人银行附属公司瑞士友邦银行在上海开设代表处以来,“私人银行”频繁地被提及,以至不少人纷纷相告,戏称“富人的高级管家婆终于出手了。”

  按照加入 WTO 的协议,最迟在年底中国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的泥土与空气

  花旗和汇丰等银行在中国大举扩张,美国银行和高盛等竞争对手则借助收购国有银行股权的方式纷纷挺进中国市场。所以如何吸引中国富有的高端客户成为中外银行角逐的重点。尤其是作为贵宾理财领域“超白金服务”的私人银行,被众多世代富豪家族比作的“私人财富后花园”。它的尊容服务更为金融界“翘首以盼”了。花旗集团私人银行分公司执行长科兹洛斯基就曾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这是在为未来作准备。”

  内地富裕阶层的崛起无疑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但双方并非“一见如故”。由于中国内地并没有开征遗产税 , 外资私人银行提供的传统服务(比如税务筹划)等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不少外资银行目前所做的无外乎向客户推荐一些信托和基金组合 , 或是帮助子女留学移民和设立离岸公司以及投资账户,此前规定瑞士友邦银行等外资私人银行至少两年内不能从事相关业务,而此次的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部采取的“招数”也只是向居于中国内地的外国居民,或中国居民提供经核准的外汇和人民币服务及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提出进行服务的“门槛”必须资产净值最少要达到 1000 万美元身家的人士,还宣称更有意识的把业务重点放在资产在 2500 万美元及以上的客户身上。

  科兹洛斯基曾估计过,中国大约有 1000-2000 名中国人符合他们的客户标准。一份去年中旬披露的《 2005 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 2004 年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现金以上资产的富豪就已超过 30 万人,未来还将会以年均 15% 的速度递增。

  科兹洛斯基这样认为,“以前人们是在本国创造财富并将其转移到海外,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大有改观,企业家正在自己的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记者也听到不少银行人士有这样的预言:“从长远看中国是最有希望的市场,而从短期则是最具竞争的市场。不论如何都要加大对中国业务的开拓,因为市场早晚会向私人银行大开绿灯。”

  前景如此充满诱惑力,但对希望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来说,中国内地的法规并不允许花旗提供全系列的私人银行服务。现在最直接最需要呼吸的空气,就是刻不容缓地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花旗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的问题颇有感触,同时坦承现今只有脚踏实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外汇理财业务,从中端客户做起,借此来详细了解中国的市场状况,为以后市场进一步放开后,再转向规模更为巨大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做好准备。杜德昇前几日也有类似的说辞,认为“今后花旗会因应内地市场需要及监管规范,推出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我们眼中的境外私人银行的业务一向都是规范而齐整的,它涵盖了规划投资、合理避税、遗产管理、教育信托、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安排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对中国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境,苛刻的政策限制表示了担心,认为现今私人银行每前进一步都如履薄冰。但瑞士信托 (Credit Suisse) 和全球最大私人银行瑞银集团 (UBS) 在内的其它银行,都有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华设立几家分行的强烈兴趣。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彭琰谈到国外私人银行来中国,认为这是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富豪手中掌握财富的快速积累的结果,私人银行趋利使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表现,也是金融文明必经的过程,勿需惊讶。甚至还强调此项业务开展起来后,势必是将来几个最红火的金融服务行业之一。

  国内银行低调应对

  去年,一直有消息称民生正筹谋私人银行,客户门槛设定为 500 万元。当时低调的回答让人琢磨不透,外界揣测莫衷一是。以至记者采访民生银行总行的相关人士,都一律闭口不谈。更有传闻甚嚣尘上,直称中国拟新设 10 家民营银行,以迎接入世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私人银行的模式,他们提出在浙江、苏南、广东、西安、沈阳等地进行民营银行试点,并称试点的计划已获通过,但随后相关部门却否定了此种说法。

  瑞士友邦银行上海首席代表袁光铭曾一语中的切中了内地老板的软肋——“我们的职责不是让客户变得更富有,而是让客户富有之后保住‘江山'。”作为首家进入沪市的私人银行,当时激烈的内地抢客战事仿佛还在眼前。就在去年 5 月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中,也对私人银行有了初步的定义,即“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一切外在环境都极大地刺激了国内银行,以至媒体踢爆南京有银行正在悄悄为千万级以上的富人推出专署银行理财产品。向来国内银行都是嗅出先机,不甘人后的。一项调查显示 , 四大商业银行和各股份制银行似早有行动。农行金钥匙理财中心、中行中银理财、工行理财金账户、招行“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中心都在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近几年中 , 工商银行还推出了理财金账户,要求持有人在工行的金融资产不低于 30 万元;招商银行的金葵花账户的门槛是 50 万元;中信银行贵宾理财则分银卡、金卡、白金卡三个级别 , 门槛分别为 30 万元、 60 万元和 100 万元;建设银行也组建了高端客户部,该行贵宾卡黑金卡的标准是在该行月均金融资产 500 万元以上。

  不过中信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 中国内地富豪们渴望拥有类似投资机构的外部投资理财服务(代客理财服务),而自己银行中推出的贵宾理财正有为这类人群量身打造的精品。不过现今国内的银行在理财方面还存在着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业务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尤其是我们与国际私人银行的高端理财产品和服务有着本质的差别。在“入门”上,私人银行的客户定位是拥有 100 万美元以上流动资金的“尖端富翁”,远远高于国内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业务的标准。而从业务范围来看,目前国内的贵宾理财还仅仅局限于以存款为主的货币理财,而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却很广泛,其核心在于“管”与“理”。

  彭琰也对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表明了态度,现今国内的银行还需借鉴国外经验,要走差异发展之路,要细分目标客户、细分市场,增加个性化理财产品。

  -相关链接-

  私人银行小百科

  “家庭办公室”

  私人银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众多业务中最为高端的理财业务,是为那些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专门服务的。境外学者 LynBicker 于 1996 年把私人银行定义为:“私人银行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

  古老而富贵的大家族,进驻了一群律师、会计师和银行家——他们几乎是作为家族成员被接纳的。这些人一丝不苟、忠心耿耿地为家族打理投资、避税、收藏、继承、遗产直到遗嘱执行。一年又一年,客户从爷爷换成了孙子,私人银行家或许也有过父子甚至爷孙之间的交接。这就是最传统、最典型的私人银行,也被称作“家庭办公室”( Family Office )。

  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

  私人银行业务是私人财富管理金字塔的“塔尖”,也是富人们的“避风港”。有人说,私人银行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即豪门家孩子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他又老又病,辞世前安排自己的遗产。私人银行开户金额的最底限通常是 100 万美元以上,通常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是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在瑞士银行,客户至少要有 100 万美元的银行可接受资产才能在这里开户。在花旗银行,需要 100 万美元,才能在私人银行部开户;美国最大的私人银行摩根大通的开户金额为 500 万美元,汇丰银行私人银行部是 100 万美元;在摩根士丹利私人银行部门,最低净资产限制是 2500 万美元,客户还必须拥有 1000 万美元的流动资产,开户的最低限额为 500 万美元。

  全球私人银行生意看涨

  此外通过私人银行服务,客户也可以接触到许多常人无法购买的

股票、债券等。而私人银行服务的客户们往往可以拥有投资一些私人有限公司的机会,并获得许多优先购买 IPO 的机会。私人银行服务最早由几家大型的国际金融公司和银行提供,目前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是瑞士银行,瑞士也是世界私人银行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此外包括 JP 摩根、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高盛等著名金融机构也提供此类服务,美林公司是私人银行服务赢利最高的企业。

  据一项花旗银行的公开资料显示,已经有 2.6 万个全球最成功家族被花旗揽入囊中。花旗私人银行部门在全球 31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 4000 名员工,其中包括 477 名客户经理和 288 位产品专家,并在纽约、伦敦、日内瓦、新加坡、香港、洛杉矶等地设立了投资中心。花旗私人银行服务的客户资产规模在 2004 年达到了 2240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15 %。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