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江浙民资正试图通过进军典当担保业,成就他们的“金融梦”。据权威数据,2005年商务部共审批478家典当行及分支机构,其中浙江获批29家,在全国各省市中拔得头筹。这29家新增典当行绝大部分都由民资控股,平均注册资本1500万元以上,最高达6000万元。如此数量,即使按平均注册资金估算,浙江也有4亿多元民资涌入典当行业。
而在江苏,2005年也有近3亿元资金进入典当行业。全年新增25家典当行,平均注册资
金1200万元,最高5000万元。
巧遇“典当解冻”
江浙来自草根层面的金融冲动之所以高涨,一方面是宏观调控条件下银行放贷闸门收紧,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其中巨大的商业空间令江浙日益强大的民间资本“垂涎”。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浙江拥有庞大的民间资本,民间借贷数量也相当可观。温州拥有超过3000亿元的民间资金,它们活跃在银行、典当、担保等多个金融领域。
2005年上半年,商务部、公安部正式颁布施行新《典当管理办法》,重新设定了典当业的准入门槛,“冰封”5年之久的典当业重新“解冻”。
行情表明,较高的综合管理费费率,使典当行的典当月息可达3%到3.5%,相当于年息36%至42%,风险大的项目利息会更高。
风险与诱惑同在
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融资风险是典当行最关键的问题。“企业找我们,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或信誉从银行贷到钱。我们做这种生意,风险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在江苏吴江,一位典当行女“掌柜”对记者说。
在没有有效风险控制手段的条件下,很多典当行采取了“相物+相人”的经营手法。“看物、看人在典当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江苏金盛典当行高经理说。
“中小企业需要的救急款往往是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而典当行也不可能像银行那样严格审批层层把关,这极易导致‘当铺’难以如期如数回笼资金。”江苏省经贸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夏虹说。
夏虹同时认为,江浙民资投资典当业,其志或许并不仅仅在典当,而在银行等金融业的核心,民资正试图从边缘向内渗透。快报记者蔡国兆裴文彬实习生彭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