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藏商机 外资掀新淘金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7:59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妮娜北京报道

  成为中资银行的股东,仅仅是外资机构分享中国银行业改革“盛宴”的序幕,更大的商机孕育在中国商业银行将大规模启动的战略转型中。受监管政策影响,一些外资机构更倾向以业务合作而非股权合作的形式,备战新一轮“淘金热”。

  借外力培育新兴业务竞争力

  继成为华夏银行的股东,德意志银行在17天后,实现了在中国银行业的“第二跳”:10月31日,它与刚刚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根据备忘录,工行将与德意志银行在财务及并购顾问、私募资本市场、银团贷款、公开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领域相互介绍业务机会和客户需求、联合竞标潜在客户、共同提供交易方案、联合进行交易执行。

  工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在上述合作框架里,目前二者共同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企业并购市场。“商业银行有网络和企业客户优势,如果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并购,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一起作财务顾问。”

  他进一步介绍,短期融资券问世后,大大减少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份额。如何扩大非利息收入比重,成功完成战略转型,是国内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的外资金融机构,帮助商业银行提升相关业务的竞争力。

  “在我们看来,投行业务大有可为,其中并购市场是当前最有潜力的业务之一。”他表示,这些年,企业客户确实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商业银行拓展投行业务,最重要的是带动经营理念的变化,为企业提供差别化服务。而十年前,德意志银行也处于从商业银行向全能型银行转型的阶段,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参考。

  目前,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是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对手。对于德意志银行而言,与工行的合作将增强它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德意志银行中国区主席张红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强调,德意志银行通过不断地拓展业务,争取获得更多的经营银行业务的许可以及建立一切潜在的战略合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该行全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陆续引进中国。

  投行业务仅仅是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收入来源的途径之一。信用卡业务、个人

理财增值服务等等未来新兴业务,都将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过程中大力发展的重头戏。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内商业银行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和外资机构的战略合作,这为后者提供了拓展中国金融市场的良好机会。

  战略合作回避竞争

  对于已经入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受到监管部门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数量的限制,要分享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带来的商机,战略合作而不是战略入股将成为最划算的选择。

  德意志银行亚太总部企业传播副总监杰森·科林斯(JasonC o l l i n s )对本报表示,在成功入股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华夏银行后,德意志银行与工行就投行业务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说明该行“正在和中资银行建立不同形式的商业关系。”

  而此前张红力却对成立合资公司表示了更大的兴趣。他说:“我们一直在探索参与国内债券、

股票和并购市场最适合的战略。想要全面参与,就必须成立合资公司。”

  他进一步表示,只有通过在中国现有业务进行更多投入,凭借将德意志银行全球产品优势引入中国,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德意志银行在这些业务领域均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我们对参与中国境内这些业务领域的发展兴趣浓厚。今年3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和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是我们进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第一步。”

  在成为嘉实和华夏银行股东后,德意志银行率先与工行建立投行业务的战略合作关系,无疑是该行拓展资产管理市场的第二步。考虑到华夏银行是一家零售业务银行,与工行进行投行业务合作,显然可以避免华夏银行和工行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而这正是监管层不愿看到的局面。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谈到外资战略投资者时,就特意提到一家战略投资者入股同质银行不得超过两家。他担心,中资银行商业模式雷同,当一家外资机构投资两家以上同质银行时,可能出现利益冲突。

  专家认为,外资在完成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布局后,以优势业务和没有股权关联关系的银行进行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向。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尽快明确战略转型方向,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拓展新业务,将赢得发展先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