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短信诈骗伎俩 > 正文
 

打击短信诈骗维护银行卡安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9:26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谷秀军

  面对愈演愈烈的银行卡短信诈骗,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17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防范银行卡短信诈骗的通知》。11月1日,公安部、信息产业部、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打击短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银行卡作为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一直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但是自今年4月份开始,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假冒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对广大持卡人实施诈骗,给持卡人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有效遏制和打击手机短信诈骗活动,维护银行卡良好、安全的发展环境,维护持卡人切身利益,相关方面都竭尽全力地投入了这场与诈骗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较量中。

  目前,我国

银行卡发卡量已经超过8亿张,诈骗分子利用“短信群发”及“虚拟一号通”等手段,将诈骗目标瞄准了广大持卡人。据估算,目前收到诈骗短信的在百万人以上。此外,据中国银联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诈骗总额已超过千万元,单个受害人被骗金额最高达到53万元。如此大规模人群受到欺诈影响,不仅损害了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而且不利于
和谐社会
的建设。

  值得重视的是,泛滥的短信诈骗是银行卡欺诈风险的一种,而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主要的、对银行卡环境安全危害最大的一类业务风险,由于其牵涉面广、手段形式多样且日益呈现高科技、集团化、跨地区(国家)趋势,因此防控难度很大。同时,此次短信诈骗犯罪的蔓延可能会引发洗钱、外汇走私等犯罪,造成人民币资金流动监管的漏洞,使得大陆可能成为台湾地区犯罪分子的“温床”。据警方调查,此次短信诈骗获取的资金,除少量被用于购买犯罪工具,或支付给诈骗团伙的下线成员外,绝大部分资金都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台湾地区主谋的账户内,很有可能诱发以大陆地下钱庄为主导的洗钱和外汇走私活动。由于犯罪分子在大陆犯罪后逃到台湾躲避,可肆无忌惮的将在台湾“试验”成功的犯罪方式移植到大陆实施,因此,必须及时采取集中行动,严厉打击,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那么,为什么这次短信诈骗事件会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狡猾隐蔽之外,还有法律监管层面以及电信运营商、

商业银行等方面原因;同时,持卡人对银行卡的使用安全意识和技能薄弱,也是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讲,首先是法律监管措施不明确,现行法律并未将发送不良短信规定为违法行为,也没有对通讯企业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及责任约束;其次是商业银行在推广新业务时,对持卡人进行必要的风险揭示和安全教育的力度还不够;第三是身份实名制落实不彻底,包括在开立银行账户和购买手机过程中,如何有效识别申请人的身份等都还有待完善;第四是一些通讯企业在推广新业务(如短信群发、虚拟一号通)等过程中,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够,被犯罪分子利用了其中的漏洞;第五是部分持卡人缺乏必要的银行卡安全意识,同时对一些基本的银行业务流程不熟悉,比如对商业银行的客服电话号码不了解等。

  如何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对不良短信的监管与控制是目前政府和群众最为关心的。从韩国的经验来看,通过立法是解决各类短信诈骗的有效途径。几年前韩国手机刚刚普及的时候,也面临着严重的手机短信诈骗问题。经过努力,韩国于2002年通过的《信息通信网法》规定,强制实行手机入网实名制、规范管理手机短信的发布、对滥发短信者进行重罚等方法,基本杜绝了手机短信诈骗。

  因此,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立法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遏制层出不穷的短信诈骗活动。据悉,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电信短信息管理办法》。此外,各家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正在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升银行卡反欺诈的技术手段和防范能力,以更好地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