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银行未停办人民币理财业务 只是暂缓推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07:02 华夏时报 | |||||||||
本报记者孙杰报道 昨天,有报道称人民币理财全线停办,但记者在各个银行了解到的情况是,银行并没有接到通知说要停办人民币理财业务,只是存在近段时间不适合推出新的理财产品的可能。 昨天,人民币理财全面停办的消息让各个银行接到了很多咨询电话,当记者向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求证时,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工商银行表示,2月份和3月份都推出了理财产品,但第三期什么时候推出还没有确定,但并不表示今后就不推出了。民生银行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并不是停办理财业务,只是4月份没有推出新的产品,银行并没有规定必须每月或两个月就要推出一款理财产品。银行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要考虑风险、收益和市场行情。当记者追问是不是已经推出的产品收益并不理想或者市场反应不好,该负责人表示,新推出的产品市场反应很不错,但也许近段时间不适合推新产品。 虽然各个银行还是有点“嘴硬”,但不可否认,银监会的特殊“关照”———人民币理财不得允诺固定收益,让人民币理财市场步入风雨飘摇的时期。销售火爆的人民币理财步履突然放缓,虽然没有传言的整体叫停,但也是进入了沉寂时期。 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让各大银行提高警惕。 2005年一开始,各种名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蜂拥上市,让整个市场硝烟四起。 有银行理财师坦言,由于银行监管部门的限制,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局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无信用风险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而由于目前有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险资金等大量资金云集其中,导致收益空间缩小,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日渐走低。在缺乏更好投资渠道的情况下,3%的年收益率已接近银行的成本收益线。国有四大银行此前在低调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后,目前进入沉默期,而不少中小银行在前几期产品获得大量资金后,也很难再有动力去花大力气推出更多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