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单变保单 银行称年化收益率6%实际1.34%

2015年03月10日 11:00  红网  收藏本文     

  昨日,四方坪附近的72岁退休老人黄先生致电称,5年前,自己遭遇了存单变保单的欺骗,被分红保险给坑了:投入1万元,预期有6%年化收益率,而今年3月到期的收益才数百元,折成年化收益率仅1.34%。

  5年前利息不高,1万元定期换成了保险

  5年前的3月份,67岁的黄先生在某国有银行四方坪网点办理1万元的存款,原本已经办妥了定期存款,却被工作人员推荐买一款分红型的保险产品,约定的期限是5年,预计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黄先生于是将这笔定期存款取出来,买了这款保险产品。

  记者查询到,黄先生购买该款分红保险产品时,时值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央行[微博]5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维持在2008年12月23日降息后的标准,为3.6%,而彼时1年期银行定存利率为2.25%,难怪黄先生会对这款号称年化收益率6%的产品感兴趣。据黄先生回忆,当时业务员告诉他,以前年化收益率高时有8%至9%,折中算大概有6%。

  到期年化收益率1.34%,老人吐槽被误导

  然而到今年3月初,黄先生去支取才发现,账户余额显示这一笔投资期限长达5年的分红保险产品的收益合计仅670.48元,折成年化收益率仅1.34%,远远不及预期的3000元收益。

  黄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购买该款产品时,自己已经67岁,签字几天后拿到分红险的产品条款,才看到其中一条约定“购买对象为65岁及以下”。即便如此,黄先生依旧购买成功了。换言之,黄先生属于被推荐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黄先生认为自己是被误导销售,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侵害。但尴尬的是,5年过去了,彼时银行网点销售该款产品的工作人员早已不知所终,留下的电话号码也无法拨通。

  销售误导频发,风险提示不足是通病

  前几年,银行对于理财业务经营管理不够规范,致使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并不鲜见。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发布的消费提示显示,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遭遇误导销售、夸大收益,出现巨额亏损、资金被占用、信息不透明等,已成为我国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

  以黄先生的遭遇为例,业务人员拿保单分红的回报率和银行储蓄利率对比,夸大宣传过往较好的业绩,风险提示不足。实际上,分红险的红利回报和银行定存利率并不是一码事,大多数分红险的红利分配是根据每一保单的年度末现金价值计算再分配的,而现金价值则往往在保费基础上打了一定折扣。此外,分红险的红利是附加投资功能,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历史业绩的可比性不强。

文章关键词: 银行理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纪委:苏荣家从老到小都有涉腐
  • 体育恒大2-1绝杀升班马 足总杯阿森纳2-1曼联
  • 娱乐前央视名嘴疑涉斗殴 起争执后找高峰帮忙
  • 财经2月份CPI今公布 涨幅或连续两月低于1%
  • 科技Apple Watch国内首发:黄金版最贵12万
  • 博客安倍若出席中国阅兵式将提啥条件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南开校长:校长后面加副部级是丢人事
  • 齐俊杰:赞成取消个税的请举手
  • 刘光宇:房地产仍然是不可割舍的痛
  • 张庭宾:美国疯狂储备石油为那般?
  • 徐斌:悲观与乐观者眼中的中国经济
  • 冉学东:万亿债务置换是银行天大利好
  • 董少鹏: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四大新误解
  • 余丰慧:个税起征应该确定在2万元
  • 金岩石:经济增长合理减速的安全线
  • 叶檀:深港通不能再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 艾经纬:卖地能击落地方债灰天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