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奢侈品在中国哪些人在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20:24 杭州网

  两千美元的手提包和两万美元的手表供应商在中国怎么赚钱呢?卡地亚 的卡索诺奇说‘不难’。这是我无意中从一名从事时尚编辑的时尚网友那里嫁摘过来的,我特别推荐所有被奢侈品冲昏了大脑的所谓的高级白领,时尚宠物们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你们的影子?

  LV

  享受奢侈富贵生活的欲望没有起始年代。当大观园里的贵族们吃着用十几

  只鸡煨成的茄子时,庄稼人刘姥姥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就是自己经常吃的那种蔬菜。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富,对高质量和高品位名牌商品“顶礼膜拜”,对眼花缭乱的名牌如数家珍。他们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游艇和私人飞机;一次小型聚会要用掉几十箱香槟;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私人喜好不惜动用大笔财力;甚至可以把整整一群名贵的赛马空运到自己那鲜为人知的庄园里,然后在想起来的时候组织一场马球赛,水平固然参差不齐,但教练可是一定要从苏格兰请来的。

  前几天,我在一个浏览量很高的论坛上看到一个“现代女人一生应该拥有25件奢侈品”(的帖子,跟帖者众,反应不一:男人们或嗤之以鼻,或压力剧增。女人们则跃跃欲试,想把25样东西尽收闺中;或退而结网,憋着劲儿捞一个能全部买单的主儿。

  帖子里的奢侈品都得用一大把一大把的人民币票子来换,但女人们看到这些名牌时仍然目光如炬,视而不见的是括号里的数额。其实,在奢侈品市场上,女人是后来者,男人才是始终不变的主力军。但是,物质欲望不分时代,也不分男女。《财富》杂志刊登文章说,中国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速度之快令全球奢侈品巨头瞠目。

  其实就是这样,想想谁愿意过贫苦的生活?谁会拒绝素洁柔软的纯棉床单而选择草席?除了越王勾践和本·拉登,可能找不到第三个人了。于是,LV、Richemont和Gucci,都赶忙奔向中国大陆的城市,考察店址、宣传商品,为招揽大量讲究穿戴的消费者打下市场基础。但据说中国目前只有大约1%的人(1300万左右)有足够的收入考虑购买高档奢侈品。不过这些奢侈品牌的老总们不怕,因为他们相信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一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更何况“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突然间“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谁能保证东晋时王恺和石崇的“斗富事件”不会重新上演呢?

  一位宾利公司的员工对那些可以花888万买一辆宾利728加长版的“神秘买家”的解读是:“肯定不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就算他买得起他也不敢买。”能买而且敢买宾利的中国人是“在30~50岁之间,成功人士、社会名流,特别是一些演艺圈的名流。”

  另一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上海公司总经理则为自己的顾客勾勒出另一副有趣的肖像:来

  自上海或者邻近的浙江某地,大多数是房地产业的老板,都不是中国各种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这些神秘富豪们虽然财产来源、规模、去向一直不为外界所知,但他们确实在奢侈品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购买力。

  在今年上海举行的一次世界银行会议上,中国政府称在20年的时间里已经把绝对贫困的人口从两亿减少到3000万。然而,许多人仅仅是脱贫而已。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四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两美元。

  那么,那些两千美元的手提包和两万美元的手表供应商在中国怎么赚钱呢?卡地亚 的卡索诺奇说“不难”。“别忘了,即使是像哈尔滨和青岛这样的中等城市,人口也比瑞士多。所以,即使这些城市中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口的比例很小也不成问题。市场的规模依旧可观。”

  这样的反差就会造成下面这样的景象:在上海,当地人穿着皱巴巴的睡衣,呆呆地看着身穿黑色衣服的上层人士前来出席阿玛尼专卖店开店仪式;乞丐和兜售假名牌的小贩在恒隆广场的步行街上游荡,这条带拱顶的高档购物街集中了路易威登、Burberry和范思哲 这样的专卖店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