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资料 > 正文
 

寿险公司评估将看内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0:34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小 芹

  对于保险公司的客户来说,一张保单的保障期往往是几十年甚至终身,只有持续发展,稳健经营的保险公司才能保证客户的长远利益和长期的优质服务。与传统的税后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相比,“内含价值”能更客观准确地衡量寿险长期业务的价值。

  7月16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保监会率领的精算专家组公布了历经1年多努力研制的《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报告初稿,目前该《指引》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计划于年内实施。此次论坛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即将正式引入“内含价值”作为公司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断促进内含价值评估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我国保险业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含价值评估体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致辞中指出。

  “内含价值报告标准的建立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有些公司过去只注重保费规模,唯保费论英雄,不太重视业务质量。内含价值就是要引导保险公司向价值创造的方向进行经营。”

  中国保险业在发展初期,保费收入被当作了最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将保费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较为方便、直观,但这只能反映保险公司业务的量,而不能反映业务的质,从而导致某些保险公司重量不重质,保费规模上去了,效益却没有增加。

  保费收入指标的缺点慢慢显现,许多公司开始转向以利润为导向。利润综合考虑了保费收入与各项支出等因素,较前者更为科学,但按照目前的会计原则,损益是以当年实际利润计算的,其中并不包括有效保单的未来利润。由于前期大量的保单获取成本和较为保守的法定准备金提取规定,保单在前几年的利润往往为负值,要到保单生效后几年,法定利润才会为正。这就会造成新业务越多,亏损越大的现象。这让一般的投资者难以理解,和其他行业也缺乏可比性。

  内含价值则是一个更为科学的衡量标准,既包括了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又包括了有效业务未来的利润价值,反映在评估时点已经生效的业务的价值。内含价值加上未来新业务的价值,就得到评估价值,反映对公司总价值的衡量。

  “内含价值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公司价值,如兼并、收购、上市时的估值以及股票价值分析以及评估公司管理绩效。其使用在欧洲尤为普遍。”担任中国内含价值报告工作小组负责人的金盛人寿保险财务总监许毅飞向会议介绍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初稿的框架以及相关情况。

  “内含价值”是寿险业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的寿险公司已经普遍采用内含价值的报告方式。而北美、欧洲大陆及亚洲的保险业对它也日渐熟悉。国外的财务分析员及评级机构对这种新的衡量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尝试用内含价值作为估计保险公司股价的基准。

  人身保险内含价值 ,是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可用于评价行业发展;评估公司价值,如兼并、收购、上市时的估值以及股票价值分析等;评估公司管理绩效以及为公司内部决策提供参考。

  与传统的税后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相比,内含价值能更客观准确地衡量寿险等长期业务的价值。因为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寿险业务的各种费用分摊和现金流计算与短期业务相比都更为复杂和困难。

  内含价值评估法提供了用于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在一个健全的,有利润的,可持续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新标准,其具有诸多的优势:实现不同种类业务的统一评估标准,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为管理层进行决策制订提供了重要指标,例如:如何实现资产的最佳配置,如何评估公司财务状况;有利于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保险公司公开上市、兼并与收购提供了评估标准,有利于保险行业的证券化等等。

  对于保险公司的客户而言,内含价值指标可以帮助其判断保险公司的实力,内含价值越高的公司,其持续经营的能力越强。

  对于监管者而言,内含价值指标补充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评判标准,现有的评判标准仅仅是对评估时点的偿付能力进行考察,而内含价值还涵盖了未来的偿付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了判断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购买了分红险的客户也分享公司的经营利润,因此他们也可以根据内含价值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

  对于保险公司管理层而言,可以将微观的管理决策与整个公司的价值挂钩。有利于国内保险公司从单纯追求规模向注重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公司价值的增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而实现国内保险业从粗放的增长模式转变为细致稳健的发展模式,对行业未来的稳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04年,保监会领头成立了由世界上著名的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的资深精算师们组成的内含价值报告工作小组,研究建立中国的内含价值报告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的初稿已经完成。2005年6月初,保监会印发《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征求意见函,旨在进一步推动内含价值在保险公司的研究和运用。待该指引最终论证通过之后,我国寿险公司在每年的报表中将须按该指引的要求计算内含价值。

  中宏年内完成10城市布局

  本报讯 中宏保险日前获得中国保监会正式批文,在浙江省开设的第二个营销网点——中宏杭州营销服务部。这也是中宏在布局全国的过程中的第8站。

  2005年上半年,中宏已经成功开设宁波、佛山、东莞并已于近期获得开设南京分公司的筹建许可,中宏杭州营销服务部预期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营业。

  “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杭州市650万人口对中宏即将开展的业务市场非常有吸引力。”中宏保险总经理林重文先生表示:“杭州的GDP在过去15年中始终保持着连年强劲上升,据2003年世界银行的排名显示,杭州在积极投资环境方面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预示着中宏保险在杭州的前景广阔。”

  中宏保险现在国内六个城市开设了营销网点,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使10个城市的市民享受到中宏的理财产品和专业服务。“在成为向全中国客户提供寿险、团险和养老金产品的拓展道路上,中宏必将越走越好。”林重文总经理补充到。

  合众人寿将增加资本金

  本报讯 今年2月3日刚刚在武汉开业的合众人寿保险日前进京,北京分公司是合众人寿开设的第5家分公司,此前,合众人寿分别在武汉、上海、南京和郑州开设了4家分公司。据悉,其第6家分公司即将在山东开业。

  据了解,为了适应公司快速扩张的需要合众人寿有计划下半年增加资本金。

  中航三星偏爱女性代理人

  本报讯 日前,中航三星人寿保险公司正式在北京开业。至此,国内四大航空公司全部踏入保险圈。

  虽然, 公司的高管为清一色的男性,CEO徐彦东表示,专家型的女性代理人将是公司的行销专长和特色,他们强调,女性代理人具有更好的亲和力,能够更好地与客户沟通。此外,也是延续了其外方股东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的经验和特长。而且,公司将首先将目标客户锁定为月入5000元以上中高收入阶层。

  中航“知音卡”拥有的会员超过百万人,对于任何一家寿险公司而言,这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年金资格认定等待投票结果

  □ 本报记者 晓 琴

  如果一切顺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在本月末公布企业年金机构资格认定的最后投票结果,将与首批企业年金机构资格认定的名单一起公布的还有相关的操作细则。

  据记者了解,截止7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于企业年金机构资格认定的专家投票已经完成,投票的结果最快在本月末揭晓。

  参与此轮投票的专家向记者透露,此轮参与投票的专家是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51位专家中随机抽取的44名。按照企业年金的“四种人”资格,专家分成4个小组,每组11人,分别对申请单位的资格进行审定。

  在约一周的封闭式投票期间,专家的主要工作是“看材料”。通过详细了解各个申请单位的情况,对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作出自己的选择。据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企业年金的资格认定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评定规则作为投票的参照标准。

  据了解,大约有30家金融机构参与了最引人注目的“受托人”资格申请的角逐,其中包括两家专业的养老金保险公司,此外,最多的是信托机构。

  此次投票分为两个时间段,“受托人”和“帐户管理人”一拨,“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一拨。为了配合获得资格单位的下一步工作开展,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目前还在紧张地“细化”一些相关的操作规则,预计在资格名单公布的同时,还将出台一些实施细则,为年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行为规则。

  回归保障 银保蹒跚转型

  □ 胡 囡 辽宁大学 王立君

  银行保险“重回报 轻保障”已经成为银行保险的软肋,应该将互补性长期保障类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深化银行保险的发展,在前不久举办的银保深层次论坛上业界达成共识。

  从目前银行柜面销售的银保产品的种类看,各家公司都在不约而同都将银保的保障砝码加重。“我们是想通过低成本高保障的简单产品首先将客户吸引到银行,培养银行销售保障产品的能力以及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障产品的习惯,来培育市场,为销售更复杂更多元化的产品打下基础。”专业人士表示。

  太平人寿在增加保障砝码的同时,将简单包装与个性化服务作为银行保险保障品牌建立的着眼点。

  在继去年的黄金十年健康计划热销之后, 太平人寿今年又将保障产品进行了个性化包装组合,新推出黄金十年“安心”计划、“安顺”计划,继续发挥包装策略优势。

  产品一经问世,便打出强劲的推动势头:“每年不论病因、住院即给付津贴18000元,只要每年180元可能吗?”“每年不论病因、不限次数,90%报销住院医疗费用高达1万元,只要每年326元,可能吗?”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限制病因,即无论发生大病小病,感冒发烧,只要发生住院就给付,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免体检,甚至连理赔流程手续都进行了温馨提示,将个性化服务做到客户心里。

  据说,国寿附加住院医疗保险费将上涨250%。

  “银行保险的特点以及我们所处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各家所销售的产品不可能有太长期间的壁垒,很快各家都会开发出类似的产品,所以产品的特色包装组合以及服务可能会在今后银行保险的保障类产品竞争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太平人寿表示。

  由于此两款保障计划是附加险,需与主险搭配组合,为了方便客户,各设计了两款组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

  据悉,新华、泰康、国寿、中美大都会等公司也都相继推出了银保保障产品。

  德银亚太区总裁张红力认为——

  中国应协调新兴产业与核心城市发展

  □ 本报记者 王鸿志

  德意志银行环球银行亚太区总裁兼环球银行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张红力先生近期提出,应该协调新兴产业与核心城市的发展,没有新兴产业增长源的地区不应盲目地将目标定位于发展成核心城市。新城区的开发成本远低于旧城改造,应得到鼓励。城市规划应该有合理的需求分析为前提,并重视资源的供给能力。在核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过程中,应打破地区行政割据的倾向。

  张红力先生认为我国核心城市发展中的若干经济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核心城市的人口特征。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存在以下两个特点:一是80%以上人口在城市,二是80%以上的城市人口在中小城市。反观我国的人口结构,60%在农村,而城市人口中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核心城市,这一现象与发达国家恰恰相反。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代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核心城市的产业功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我国尚处在重工业化时代,经济能级和服务对象与国际核心城市尚不可同日而语。但与此同时,我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的加工厂,并朝着具备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中心发展。

  全球化的产业转移是我国核心城市高速发展的动因: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和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流动,但只有在那些具有良好基础设施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核心城市,才能接受全球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不仅要考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因素,同时必须要求产业规模、产业综合配套的能力。

  超大城市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当今世界已形成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英国伦敦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等六大城市产业带,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其中前5个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群经济实力占本国经济实力的30%—40%,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经济实力只有全国的18.5%,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核心城市规划发展中的若干关系方面,张红力先生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处理好传统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工业以工厂制度的形式运作,流水线、产品生产的垂直分工和劳动力的集约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其次,处理好核心城市中新、旧城区的关系。我国核心城市的旧城区已不堪重负,新城区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是动迁成本小,一般来讲,新区的开发成本是城市改造开发成本的一半。其二,新城的开发会反过来提升旧城的级差地租,使旧城改造有了价值空间。其三,城市产业发展布局要求城市提供相配套的新的城市环境,旧城区的城市功能和规模已无法满足。其四,降低城市的开发成本、控制土地价格是我国在国际上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再者,处理好核心城市规划与需求分析。有需求才会产生供给,在核心城市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需求,并且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在城市规划中,首先必须是社会经济的需求分析和规划,然后才是形态规划、各专业城建的规划。

  最后,张红力先生指出,通过城市规划和产业协调,使城市群的国际功能、城市圈的中心辐射带动功能,以及城市带的产业化支柱效应互相带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企业边际利润将长期收缩

  □ 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安德森

  宇宙中的空间绝大部分是大量的大多数,而其被视而不见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威廉·布罗德(著名科普作家)

  为什么目前仍很高

  去年夏天,我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中国的边际利润是并没有下降。问题很简单:如果上游产业的输入性价格处于增长状态,同时,政府部门正在紧缩经济增长,为什么中国公司的边际利润还保持如此之高的水平呢?

  一年之后,我们仍然会问到同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回过头去看一看,对于中国的工业企业来说,2004年是标志性的一年,边际利润创记录的高,迄今为止,2005年还没有要下降的迹象(图一和图二)。

  图一: 年度工业利润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图二: 月度工业利润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乍一看起来,这可能会令人有些糊涂,因为最近的财经媒体关注最多的是中国企业的利润受到了各种压力的挤压:在汽车行业出现了激烈竞争的价格战、玩具生产商面对着工资的上涨和运输成本的增加、新增加的钢铁生产商为了定单而恶性竞争等等问题。

  第一个很明显的答案是:我们的数据是错误的吗?这里拥有尽可能多的数据,因为他们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这些数据来自最小规模企业(年收入超过500万人民币)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的报告。但是,考虑到我们也关注了其他官方统计数据的连续性等问题,我们决定再次检查这些数据的可信性。在图三中,我们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划分为两个部分,而且再将每部分进行内部拆分分析:一是国内1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二是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

  图三: 国家统计局VS上市公司盈利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正如我们从这些图表中所看到的那样,序列是不一致的(我们预期它们并不会很一致,因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覆盖的仅仅是工业公司,而上市公司包括了服务业)——但是,它们的图表走势却非常类似。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是:至少在这一点上,官方的数据是值得相信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得到其他方面有什么可能扭曲这一结论的线索。我们从这些事实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详细的数据证明了工业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正如我们的分析所证明的那样,对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众多企业的利润增长表示深深地担忧。

  图四: 重工业的利润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图五: 轻工业的利润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也许,利润的数据图表很可能会受到一二个利润率高涨行业的拉动而出现变形,比如燃料和矿产行业,而中国制造业的其他部分却已经衰退了,这可能吗?不,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事实上,矿产行业的利润只不过来自于比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定单更多而已,但是,当我们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数据分开来看的时候,我们发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边际利润都处于比较均匀地上涨区间(见图四和图五)。

  那么,上游产业的价格压力消失了吗,或者这些公司已经简单地将输入性成本传递出去了吗?也不是——只要看看图六就明白了,我们来分解下游产业的价格比重(就如同测算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时候将物品和服务分开一样)以确定上游产业价格(被定义为PPI的平均指标、原材料和进口商品价格)压力的传递。仅仅有非常少的输入性成本增加导致了对下游产业的“传递性”,隐性成本比率比一两年前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图六: 下游VS上游价格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边际利润未来收缩

  因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正如我们在2004年7月份的研究报告中所认为的那样,主要的销售收入增长已经如此之高,通过“盯住成本”的储蓄方式,公司部门将有能力补偿日益增长的输入性成本,也就说,更高的生产利用率和因此而更低的单位资本成本。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的工业生产和销售年真实增长率接近30%的情况下,这很可能是也许是似是而非的解释。

  短期而言,中国公司正在享受着与最繁荣阶段有关的“蜜月期”,这样,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们可以充分地忽略日益增长的输入性成本的压力。然而,蜜月期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我们认为,这个时期已经接近结束了。

  在下面的图7中已经表明了其中的原因,图中显示,真实的工业销售和生产增长(前者来自国家统计局,后者来自我们的UBS实业活跃指数中的底线估计)。考虑到以前年增长率超过25%,现在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5%,而且趋势是还在继续下降。因为收入增长的加速减缓,制造业企业应该会发现,现在再吸收更高的上游价格变得越来越加困难,因为最终产品的价格上涨也会停止。

  但是,需求增长的放缓应该会迫使上游产业的商品价格也下降,是这样的吗?错了。中国进口原油和矿产品的数量仍然在继续增加,尽管其他地区的进口在持续下降,这样是事实反映了中国大陆经济体完全消耗殆尽了国内的增长机会,很多产业已经超过了国内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期国内的价格将保持结构性高水平,即使是在国内生产减速的情况下。

  图七: 产业的衰退

  资料来源:CEIC,UBS估计

  底线是随着持续衰弱中国的企业将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提高出厂价格,要么面对边际利润和利润总额的下降。二者之间该做如何的抉择呢?最大可能就是二者兼顾。在下一年,我们预期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能够回到市场体系中来,我们还预期企业的边际利润率能够降低。

  这样就可避免灾难性结果,即新的投资需求急剧减少,整个的经济增长率在低水平上徘徊,但情况最终不会如此。别忘了我们正在努力使中国大陆经济实现软着陆,这是有强有力的消费需求和出口增长做保障的。一般来说,企业的边际利润将回到其循环调整的水平。(这是基于图一的分析所作的判断,我们预期今后几年将围绕4.5%的水平有一个逐渐的下降,这样从数字上来看将有一个名义上盈利的增长。

  但要提醒你,一切远非如此轻而易举。中国大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远未达到过度投资的程度——实际上,我们发现在目前的瓶颈产业出现了新的投资推动力,这将有助于资本性支出需求的增加。但我们又发现汽车产业面临着严竣的困境,而其他过热产业也将很快的步其后尘。这样的例子在钢铁工业和其他的原材料工业以及部分的化学和机械制造业可以找到。

  建立在这个市场体系之上的过剩生产能力导致这些产业难以提高价格以弥补自己的消耗。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永远的热点问题,即中国对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但这已是另一个议题了。(立方 王鸿志 编译)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