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保H股发行暴热 波及华融、中金

  近期A股回软,也影响香港投资者对华融、中金的兴趣

  中国目前唯一的本土再保险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1508,HK,以下简称“中再保”),其H股发行受到热捧。

  据10间香港券商数据显示,共借出约233 .16亿港元孖展额度,相对在港公开发售集资7 .78亿元而言,孖展超额认购近29倍,而整体超额认购则达到92倍。不过,同期要在香港上市的华融资产管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可能受到波及。香港资本市场有声音称,中再保的火热认购及资金冻结,一定程度上令华融的散户认购反应受到影响。昨日有消息称,华融资产管理将把香港IPO价格定在指导区间下半端,而中金则可能缩减融资规模。

  香港散户认购热烈

  中国再保险集团(1508,HK,以下简称“中再保”)今日公布定价与认购结果,并于10月26日(下周一)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据早前招股披露,中再保集团已获1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11 .2亿美元(约87亿港元)股份,香港散户市场的认购气氛相当热烈。

  中再保的孖展额度与此前券商的预估相符。据悉,从券商借出的孖展认购额度来看,中再保的孖展认购金额在10月15日截止前急升。据10间香港券商数据显示,共借出约233 .16亿港元孖展额度,相对在港公开发售集资7 .78亿元而言,超额认购近29倍。南都记者查阅行情获悉,从孖展利率水平来看,耀才借出中再保的孖展利率为1 .18%,而辉立仅提供年息率区间为0至1.48%。

  而南都记者昨日咨询多位香港券商人士获悉,按孖展认购和国际配售火爆来看,中再保以上限招股已成大概率事件。

  据此前中再保集团披露,预定招股区间为每股2 .25至2 .7港元,预计募资129 .9亿至155 .8亿港元。而若以2 .7港元上限招股,则募资为155 .8亿港元。

  后市看好中再保表现

  香港券商普遍对中再保表达出乐观态度。香港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公开看好中再保。据他披露,中再保已冻结大量市场资金。据初步统计,中再保冻资700多亿港元。而张智威称,于10月26日(下周一)挂牌的中再保,上市首日最少能够取得一成的升幅。

  针对上述判断,香港汇业证券策略师岑智勇[微博]亦对南都记者表示,其亦对中再保偏向乐观,因其毕竟是首家再保险公司在香港上市。事实上,根据A.M.Best的数据,以2013年再保险规模计,中再集团是亚洲最大、全球第八大再保险集团。南都记者统计,以2014年年底计算,慕尼黑再保险的市值为287亿欧元(约合326亿美元),汉诺威再保险市值为90 .41亿欧元(约合102亿美元)。不过多位保险分析人士昨日均表示,难以对比中再集团与国际再保险集团的股价和内含价值等财务数据。

  而市场预计,中再集团上市PB(市净率)介于1.12-1.3倍。南都记者查阅资料获悉,相对2013年数据而言,已上市的多家国际再保险集团2014年的P B有不同程度下跌。全球排名第一的慕尼黑再保险的PB由2013年的1.1倍跌至2014年的0 .93倍;而排名第三的汉诺威再保险,其P B则由2013年的1 .28倍下调为2014年的1 .197倍。然而,除了中再保外,并非近期所有的新股都受到散户投资者的追捧。

  以耀才证券为例,中再保的孖展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未经审核的耀才孖展统计为45亿港元;而1 0月2 0日中国华融(2799,HK)截止日期,耀才孖展统计为1 .6亿港元。辉立证券的孖展借出情况亦相似。按截至认购时间计算,辉立的中再保孖展认购额高达45 .3亿港元,而华融资产孖展仅录得0 .43亿港元。

  香港资本市场有声音称,中再保的火热认购及资金冻结,一定程度上令华融的散户认购反应受到影响。提及近日华融、中金等新股将上市,香港打新热情不大,岑智勇对南都记者表示,近期A股回软,影响投资者对内地金融股的兴趣。

  采写:南都记者梁小婵

  链接

  中国再保险市场再添竞争

  事实上,在积极上市的同时,中再保亦将在中国再保险市场迎来新的对手。Lloyd‘s(劳合社)昨日公布称,已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据协议承诺,劳合社与太平集团在发展中国及全球保险市场进行合作,太平再保险经纪成为劳合社注册经纪人。太平集团董事长王滨称,与劳合社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中国太平提高国际化进程以及建构产业链,加强再保险业务的能力。

  无独有偶,保监会10月21日公布了关于美国奥德赛再保险公司设立北京代表处的批复。据奥德赛再保险官网披露称,已在中国活跃了将近20年。奥德赛再保险CEOBrainYoung认为,有一个当地代表处有利于开拓业务以及更好地服务客户。据披露,人保再保险股份以及前海的再保险公司亦正等待保监会的批复。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