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安邦保险的资本王道:投机嗜赌or战略筹谋

2015年03月18日 14:58  《金融博览财富》  收藏本文     

  ○ 文/ 张 锐

  策动巨额资本,安邦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安邦保险”)在A股市场疯狂扫货,其出手之猛和动作之快令人咋舌;争夺话语席位,安邦保险在上市公司身上慷慨下注,其拔寨之威与攻城之势令人瞠目。是投机嗜赌, 还是战略筹谋?是强本固基, 还是另攀高枝?

  在国内金融江湖甚至是保险地界都还够不上商业大佬的安邦保险,其凌厉扩张之举引发了人们纷纷扰扰的猜测,而还在旁观者细揣详摩未尽时,安邦保险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地。

  A股市场的“野蛮人”

  也许连民生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都没有想到,公司控股股东的改旗易主竟然来得那么快。数据显示,仅在去年12 月份,安邦保险旗下的安邦财险、和谐健康等先后连续八次在A 股市场上大笔买进民生银行股份,使其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达到15%,顺利取代新希望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不过,蚕食的脚步没有停止。至今年1 月26 日,安邦保险再度增持民生银行,其中持有A 股比例上升至22.51%。作为民生银行的控股股东,安邦保险已将自己老大的位置完全坐实。

  实际上,安邦保险的“土豪”作风并非今日才现。早在2013 年12 月初,安邦保险就以高于市价10.7% 的价格吃进招商银行11.33 亿股,金额高达136.78 亿元,成为当时A 股史上最大一笔大宗交易。此次增持之后,安邦保险持有招商银行股份比例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首次触及举牌红线。仅仅休停了半年之后,在去年下半年的6 个月中,安邦保险又接连5 次对招商银行发起圈地行动,最终安邦保险占有招商银行的总股份升至目前的10%,并成为该行的第二大股东。

  除了对银行股情有独钟外,安邦保险还对A 股市场上的地产股宠爱有加。资料显示,从去年3 月开始至年底,安邦保险旗下的和谐健康保险分6 次共斥资22.85 亿元大口吃进金融街3.81 亿股,其中一次持有总股本达到5% 的举牌线。与此同时,安邦保险门下的安邦人寿先后三次共计耗资20.15 亿元连续吞进金融街2.23 亿股。由此,安邦系持有金融街的总股本升至20%,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频频高调举牌并持续增持金融街之际,安邦保险又与富德生命人寿保险就金地集团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厮杀,期间安邦人寿和安邦财险先后两次举牌,共计增持金地集团8.9 亿股,使安邦系对金地集团的持股比例升至16.47%。

  不过,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安邦举牌的同时高德生命人寿丝毫没有示弱,短短四个交易日耗资22.4 亿元大口吃进金地集团股份,使其持股比例飙升至24.82%,并跃居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席位,而安邦人寿和安邦财险分列第二和第四大股东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左右拥抱金融街和金地集团之时,安邦保险还买入了华业地产4.99% 股份,并在去年三季度突击进入万科A,成为万科A 的第三大股东。

  不难发现,与中国人寿等保险巨头采取温和的定增或协商方式实现跨界混业经营完全不同,安邦方面是在二级市场高举高打、强势杀入。在对民生银行股权发起进攻的过程中,安邦保险三次触及监管层规定的举牌红线;对招商银行股权的分食,也是三次撞到了红牌;同样,在金地集团股权的角逐之中,安邦保险更是在对方的刺激下屡屡撞击红线。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安邦保险共出现在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中国电建等10 家A 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动股东名单中,持仓股票的总市值高达1000 亿元。在国际市场上,安邦保险的收购步伐同样“激进”。

  2015 年农历春节前夕,安邦保险宣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100%股权,实现中国企业首次进入荷兰保险市场。收购完成后,安邦保险可借助VIVAT的各品牌进入当地多个保险板块。

  紧接着第二天,安邦保险再次宣布收购韩国东洋人寿并保持东洋人寿上市地位。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韩国保险公司。收购交易完成后,安邦保险可利用东洋人寿的本地化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大全球网络布局,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此外,据媒体报道,美国黑石集团同意将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处建筑的办公楼部分出售给安邦保险,交易价为4 亿-5 亿美元。此项交易如果完成,将成为安邦保险在纽约房地产市场进行的第二笔大额交易。此前,安邦保险已以19.5 亿美元从希尔顿全球控股公司收购了具有地标意义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有钱就“任性”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最近两年尤其新旧之年交接的两个月中,因在市场上的多次举牌,安邦保险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 亿元,再算上安邦2014 年年末增持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以及今年再度对民生银行的增持,安邦动用的资金超过千亿元,数目不可小觑。依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不能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因此,按照安邦保险现有的总资产核算,其手中还可以腾挪的资金依然高达1000 亿元以上。

  注册资本金的迅速大量增加为安邦保险发动资本战车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期都会遭遇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而会不断需要增资,以补充偿付能力、满足日后业务扩张需求。跟踪发现,自成立以来,安邦保险共进行了7 轮增资,其中去年就频繁两次增资,使其注册资本递增到619 亿元,远远高于中国人保195 亿元的数额,跃居全行业第一。对于保险业而言,保费收入直接形成了增量投入资金,同时支撑着自己的偿付能力。数据发现,安邦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处于高企状态,其最为当红的财产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536%,远高于保监会150% 的要求。这种状态说明安邦保险的保费收入不仅稳定,而且处于量(资金量)加户(客户)增的良性状态。保守估计,仅安邦人寿去年的保费即可达500 多亿元,和谐健康保费将达7000 多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 倍和7 倍之多。这些增量资金无疑为安邦保险的资本扩张传递了充分的筹码。

  除了保费收入外,安邦保险投资资金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安邦财险手下的储金业务。所谓储金,是指保险企业与银行合作,在办理保险业务时,不是直接向投保人收取保费,而是向投保人收取一定数额的到期应返还的资金,以储金产生的收益作为保费收入的业务。数据显示,目前经保监会批准的安邦发行的储金计划产品涉及1 年期到10 年期的10 个产品,而仅去年一年,安邦保险获得的储金收入就高达622 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2014年保险行业4.5% 的资产投资收益计算,过去一年中,安邦保险至少进账310亿元。除此之外,安邦保险手上持有着民生银行629 万张可转债,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增持得到的存量股权。只要需要,安邦可以随时将这些金融资产转手变现,其资本底气异常充足。

  实际上,配合保险业的新“国十条”,管理层也在不断拓宽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渠道。根据保监会对外披露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实际资本,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股、优先股、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债务性资本工具、应急资本、保单责任证券化产品、非传统再保险等。另外,央行[微博]、保监会发出最新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资本补充债券是由保险公司发行,期限在五年以上( 含五年),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债券。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保险企业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此种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无疑为包括安邦在内的国内保险公司获取更充分的资金开辟了一条宽阔的渠道。

  打造金融帝国

  对于安邦保险而言,无论是国内A股市场上疯狂举牌,还是针对目标企业大手笔下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另类资产的追逐和配置获取投资收益。仅以去年染指的A 股主要金融地产公司为例,投资金融街,安邦保险的总体购入成本为41.26 亿元,而按照金融街的最新收盘价,如今账面浮盈达23.61亿元;同样,对招商银行的增持,安邦保险的最新财务进账高达70 多亿元,同时民生银行产生的收益也超过30 亿元。

  但是,作为一家集团型的保险公司,安邦保险的业务实力相比于国内其他八大保险集团而言,则明显显得有些尴尬。截至目前,安邦旗下的财险和人身险在行业的排位均未跻身第一梯队,而且其最初起家的车险业务也处于亏损状态。正是如此,悖逆国内险企“负债驱动资产”,即投资被动迎合负债端变化的传统路线,安邦保险反其道而行,践行出一条“资产驱动负债”以最终实现“投资反哺承保”的新路。

  这条路径的基本线条是,先将投资做大,再驱动总资产规模的扩张,进而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如此看来,安邦保险在投资上倍显积极甚至激进就不足为怪了。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经过国内多轮资本抢筹,如今安邦保险的资产规模膨胀到了7000 亿元,仅次于中国平安的3.8 万亿元、中国人寿的2.12 万亿元、中国人保集团的8103.6 亿元,位居国内保险行业第四。

  不过,相比于投资收益与资本规模扩张而言,安邦恐怕更为在意的是通过资本布局最终完成其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建立。

  目前,国内保险企业都在为能够集齐信托、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和租赁7 张金融牌照而绞尽脑汁,安邦保险也不例外。

  公开资料表明,在去年年初获准开展养老保险业务后,安邦目前已然实现产险、寿险、健康险和养老险的全覆盖,旗下也相继建立起了财险、寿险、健康险、保险销售、保险经纪和养老险等七个子公司。在银行业方面,四年之前,安邦保险就斥资56 亿元拿下了成都农商行35% 的山头,成为其控股股东,如今又取得了对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大腕发声发力的资格,外加海外银行业的并购助阵,安邦在银行业已站稳脚跟。在证券领域,安邦保险去年9 月斥资17 亿元收购了世纪证券91.65%的股权,获取了券商牌照。再稍微往前,安邦牵手成都农商行在天津合资成立了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 亿元,安邦持股49%。至于安邦旗下的两家具有基金公司性质的资产管理公司更是人所共知,而且“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其拥有纯正血统基金子公司的日子或许为时不远。这样,在7 张金融牌照中,安邦至少已集到了5 张。据悉,安邦保险正在积极接洽天津信托,并意图收购。

  这也意味着,安邦保险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还会马不停蹄地继续“扫货”。 ■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文章关键词: 安邦民生银行收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缅方提议赔偿每名中国遇难者7万元
  • 体育亚冠-恒大4-3 欧冠-巴萨胜曼城 8强一览
  • 娱乐向太曝锋菲复合柏芝痛哭 当了她的当
  • 财经专家:每延退1年可减缓养老金缺口200亿
  • 科技新浪评测室:专车服务哪家强——价格篇
  • 博客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加入亚投行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中国734所大学最新分省市排行榜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沈建光:亚投行是中国新金融外交胜利
  • 刘光宇:房价为什么不敢降?
  • 齐俊杰:不用怀疑 房价真的降了
  • 雷思海:强势美元可能是美国的苦酒
  • 管清友:美第一次加息来的还要晚些
  • 徐斌:2015做空中国注定破产
  • 贺江兵:中国资金大量外逃了吗?
  • 叶檀:亚投行不再是中国的自娱自乐
  • 肖磊:人民币该不该挑战美元地位
  • 郭士英:中国正在向通缩和萧条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