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卖掉平安再售印度寿险 去保险化专注银行业

2013年02月20日 23:3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148岁的英国老牌金融机构、全球最大的金融巨头之一 ——汇丰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终于不堪负荷,过去两年来不但裁减超过3万名员工,而且还在全球各地变卖包括保险在内的45项资产,涉及资金数百亿美元,以保持资本的充足严防危机。

  这是汇丰控股(00005.HK)行政总裁欧智华上任后大刀阔斧精简机构的大动作,汇丰控股是汇丰集团的控股公司。欧智华将汇丰在全球苦心搭建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种业务在内的混业金融彻底解体,重新退守至银行业的“分业金融”时代。而在我国,金融各业务正在尝试放开,同时不断推出产品创新,在混业金融上摸索上路。

  汇丰混业金融的成功使其一度成为金融界的“偶像”,如今偶像混业模式“坍塌”了,那么,到底是混业金融更符合发展趋势和具有先进性,还是分业金融更安全能防危机?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立坚[微博]看来,“欧美金融是过度创新带来危机,而我国金融创新还刚起步,混业金融是大势所趋。”

  到底哪种模式更好?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定论,只是不同环境和不同形势之下市场所需不同。

  瘦身不止

  在刚刚以727亿港元卖掉中国平安[微博](601318.SH,02318.HK)的股份之后,汇丰又传出将出售在印度寿险合营公司的股份。在过去的两年中,汇丰已退出和出售了45项非核心业务,目的就是降低过去混业金融的业务结构的复杂性。

  “我们一直在作战略调整,以保持符合银行业的监管规定,同时尽量为股东的利益着想。”对于公司不断出售保险资产,汇丰控股内部人士称,非核心业务资产一直在清理之中。

  欧智华自2011年5月出任汇丰控股的行政总裁后,大肆调整公司架构,除了保险业务,还将包括零售银行业务以及参股金融企业等非核心业务的出售剥离,专注从事全球的商业和批发银行业务,从而彻底颠覆了公司的混业金融模式,重回了专注银行的分业金融时代。

  在外界看来,表面原因是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汇丰需在2013年1月1日一级资本充足率达至9.5%。为了筹集充足的资本,汇丰自2011年7月、8月在美国大手笔出售业务,从而拉开了迄今仍未止息的“卖身”大动作。

  在孙立坚看来,主要是经济周期下行,欧美银行业为了确保强大的生存能力,减少成本剥离非核心盈利业务,保留收益较高且稳健的批发银行业务,以获取利润的增长,“为适应经济周期的调整,缩减没有效益的业务,保险行业是管理风险的业务机构,当整个经济处在发展期时则发展得非常好,但当经济下行时则收益下行,保险需求也相对减少。”

  汇丰的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在银行和保险上大手笔进入,还在基金、证券等金融行业渗入,但是庞大的业务布局及业务链条过长必然导致管控的不力,防火墙有时会名存实亡,汇丰被查处洗黑钱案,2012年末因此被美国监管部门罚款19.21亿美元。欧智华承认汇控架构复杂,加上集团在多个地方提供多种业务,容易沦为不法分子洗黑钱的工具。

  汇丰管理的失控,导致沦为跨国犯罪分子洗钱的渠道之一,从而迫使这家经营了148年的金融巨头进行有史以来的最大重组,“我们的公司结构不适合现代世界的宗旨。”2月初,欧智华对汇丰的混业金融结构进行反思时说。

  混业分业之惑

  汇丰曾宣称,一个理财账户能够实现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如今,这家世界混业金融巨头即将要告别这种引以自豪的模式,踏踏实实地做回银行的老本行。

  在我国,大金融机构正在为争取获得多金融牌照而努力,而平安已经先行先试获得了全金融牌照,继收购整合深发展之后,正式迈向了综合金融之路。

  汇丰作为平安的前第一大股东,也是国内众多金融企业曾经的偶像,但其骤然从“榜样”耀眼的光环中变得暗淡失色,甚至成为杜防风险的前车之鉴。1月末,汇丰成立了一个“金融系统弱点委员会”(Financial System Vulnerabilities Committee),以增强自身的业务和防范风险。那么,“偶像”经营策略的改变是否意味着混业经营的失败?

  在孙立坚看来,汇丰瘦身之后转向专注银行业并非是对混业的否定,而是在不利混业金融的欧美当今的大环境下,根据经济的调整对业务进行调整,未来在经济周期上行的时候将会把其他金融业务捡回去。但是经过100多年苦心经营搭建的混业金融平台,而且剥离的业务量高达数百亿美元,要想捡回去将是何等艰难。

  与欧美金融业截然不同的是,由于我国经济仍能保持8%左右的较快增长,金融业的收益远超其他各行业,其火红的大势仍然保持。同时,我国仍需大力进行金融创新,“实际上欧美是滥用了金融创新,需要重新调整。我们不是滥用而是没有,我们的金融创新与欧美相比距离相差太远了。”孙立坚把金融创新形象地比喻为厨师做菜,“欧美各种各样切菜的刀都有了,厨师做出了美味佳肴;而我们是没有刀,或者说是只有一把木刀……更谈不上吃上美味佳肴。”

  我国的金融创新一直在摸索前行,券商、银行、保险、基金等相互代销产品正在逐步放开,平安的综合金融实践中,其交叉销售已产生可观的协同效应,其他大的金融机构也在尝试走向多金融业务。一位国内上市的大金融机构高管对本报记者说,混业金融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当中,一些企业通过混业金融会做大做强。”

  那么,到底是混业金融好还是分业金融好?

  “这属于公司自己的判断,从来没有定论,你做混业也可以做好,分业也可以做好。”接近汇丰集团的金融研究人士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企业都会有不同的选择。

  一家拥有多种金融业务的大央企高管曾向记者表示,虽然出现过混业金融模式,但是并未出现共生的产品。也就是说,混业金融企业拥有各种金融业务,但实际上大多相对独立,并未在企业内部实现真正的混业经营,以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

  汇丰的重回分业金融,是否意味着欧美流行的混业金融不行了,我国的金融企业是否应该跟随其而转向?孙立坚认为,混业金融一直是把双刃剑,一面为经济作出积极贡献,另一面,当经济过热出现泡沫的时候,混业的程度越广,复杂性越高,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越严重,从而产生金融风险甚至危机。

  “问题的关键是信息不对称,而不是混业金融。混业金融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而是业务越复杂,越要强调对人的监管。”孙立坚认为,强调对金融家的严格监管,增加产品的信息透明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金融创新以及混业金融之下的各种危机。

  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许多金融风险都可以掩盖,但是一旦经济下行,金融机构的任何漏洞,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无论是分业还是混业金融,严密的监管以及防火墙都是第一位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长治市长因苯胺泄漏事故被提名去职
  • 体育欧冠阿森纳1-3拜仁 3:45视频播米兰-巴萨
  • 娱乐李云迪:从未建议刘谦“找力宏”
  • 财经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严格限购
  • 科技苏宁“去电器化”加速:拟更名苏宁云商
  • 博客柴静:寻找智障儿 中国地图应该用竖版
  • 读书中朝关系风波:朝鲜砸毛岸英墓内情
  • 教育考研人疯狂抢位 网友称“用生命占座”
  • 育儿外媒看中国:走近龙年宝宝“生育热”
  • 叶檀:美国中产阶级比中国中产阶级幸福
  • 李光斗:发改委该罚两杯酒还是两桶油
  • 钮文新:美股60年大顶即将告破
  • 郑风田:家庭农场发展的两大难题
  • 朱大鸣:中国如何从全球货币大战中突围
  • 雷永军:企业该怎么打价格战
  • 鲁政委:银行理财是不是影子银行
  • 聂庆平:资本市场对外资开放的三个命题
  • 张五常:各国各地小费规矩有什么不同
  • 李罗力:2013中国改革四大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