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人寿有望11月底前登陆H股 A股或将延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15:31  财新网

   在目前动荡和惨淡的市况下,新华人寿“A+H”IPO需背水一战,总体融资规模可能缩水;新华人寿拟在10月中旬接受香港交易所的聆讯后,启动预路演和路演,希望在11月底之前实现H股上市

  【财新网】(财新记者陈慧颖)据知情人士上周向财新记者透露,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已经就新华人寿的上市申请给出了第一轮反馈,中国证监会的首轮反馈意见预计将在9月下旬发出。

  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动荡时刻,新华人寿正逐步推进“A+H”上市的计划。2011年8月,新华人寿向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的监管机构提交了上市申请。新华人寿原计划“A+H”上市,两地几乎同时挂牌。

  “但目前的情况看,A股的进度可能要延后。”一位接近新华人寿的人士说。

  根据最新时间表,新华人寿拟在10月中旬接受香港交易所的聆讯后,启动预路演和路演,希望在11月底之前实现H股上市。新华人寿增发股本比例,基本确定为两地上市完成后全部股本的18%,其中A股占7%,H股占11%。这也符合香港市场给中资保险公司较高估值的情况。

  据海外媒体报道,新华人寿的总体融资规模在40亿美元。但IPO定价免不了随行就市,目前市场动荡,寿险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佳,新华人寿的总体融资规模恐怕要随之缩水。

  “以中国人寿(15.65,-0.34,-2.13%)筹备发行次级债为开端,保险公司已经进入一个再融资周期。”上述接近新华人寿的人士向财新记者说,“新华人寿本轮上市融资,对于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寻找基石

  8月1日,新华人寿董事长康典率领路演团队自香港出发奔赴中东,寻找基石投资者。他们在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市场与潜在投资者接触,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大亨以及一些最大的公开市场基金和另类投资公司。

  新华人寿已委托八家投行安排其香港上市事宜,包括美银美林、法巴、中金、德银、高盛、汇丰、摩根大通以及瑞银。中金与瑞银担任A股和H股发行的总协调,同时也被选为A股IPO的保荐人和主承销商。

  大盘股逆市发行的经验之一,便是寻找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IPO,凸显“基石”的作用。农行IPO在国际市场取得10倍的超额认购。在启动绿鞋前,农行需要募集的资金约为100亿美元,其中54.5亿美元由基石投资者所包揽。

  “基石投资者的价格敏感性不高,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和战略。”一位参与新华人寿路演的人士说,“很多投资者表示出兴趣,但路演过程中,国际资本市场非常波动,带来较多挑战。”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被标普下调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

  8月8日周一开盘,香港股市即被拖累大幅下挫,创下2010年7月以来的低点。三大中资保险公司在H股亦受此影响,其中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中国平安(38.80,-0.77,-1.95%)(601318.SH/02318.HK)至今未完全摆脱困扰。从8月8日到9月14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跌幅分别达23.24%和18.03%。

  在这样的惨淡市况下,很多美国大型基金态度更趋谨慎。但仍有不少海外机构表达了对新华人寿的兴趣。

  股东进退

  新华人寿成立于1996年9月,现总资产逾3000亿元。2010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930亿元,名列寿险市场第三位。

  新华人寿的股东名单已云集了国内外的重量级投资机构。2009年底,中央汇金入股新华人寿,持股比例38%,是新华人寿的单一第一大股东。

  2010年底,新华人寿完成了140亿元的增资。在增资之前,新华人寿的三家老股东先后退出。新华人寿股东北亚实业所持5.7%新华人寿股权公开拍卖,世纪金源和华泽集团两家机构在拍卖中胜出,成交单价均在每股43元上下。

  此后,新华人寿的另外两家股东上海亚创和博智资本,也悉数出让了各自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接盘者包括新加坡富登金融、弘毅资本等知名机构,价格高达每股30多元。

  2011年3月,出于平衡风险的考虑,新华人寿的外资第一大股东苏黎世金融出让新华人寿5%的股权,中金公司及野村证券借此进入新华人寿股东序列,交易价格每股28元。因价格中已经不再含有增资认股权,这实际上已经创出新华股权一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新高。

  众多机构追逐新华人寿,其根本是对中国保险行业巨大增长潜力的认同。不过就在机构于一级市场追逐新华人寿Pre-IPO之际,已上市保险公司的价格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

  逆市而上

  年初至今,A股三大保险公司的股价下跌惨重。中国人寿股价合计跌幅为25.4%,中国平安跌幅为30.64%,中国太保(20.09,-0.43,-2.10%)跌幅为11.57%。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早已跌破发行价。

  这反映的是2010年以后,多年高速发展的寿险行业进入了一个向下的市场周期。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实现总保费收入 2318.94亿元,同比增长仅7%。太保寿险(601099.SH)今年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545.74亿元,同比增长11.5%。惟一保持高增长的中 国平安的寿险业务,上半年实现保费同比增长20.9%。

  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7月份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580亿元。今年1月,新华人寿保费收入落后太保寿险6亿元,而到了6月,这一差距扩大到39.12亿元。

  因统计口径有所调整,2011年与上一年度的寿险行业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但据一些保险公司自己掌握的行业销售数据,排名前六名的寿险公司中,有些公司已经出现了保费规模的负增长。

  一位保业分析师指出,新华人寿与已经上市的保险公司比,还缺乏集团性的优势,但在所有未上市的保险公司中,新华人寿的业务结构,如前期累计的续期产品等,则具相对优势。

  监管层则更关注新华人寿的合规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案对公司的影响以及一些合规问题,都可能出现在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当中。

  8月底,新华人寿上海、北京两地同时持牌转让所持北京紫金世纪置业有限公司24%股权,从决定转让到挂牌,前后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

  据财新记者了解,新华人寿此次转让房地产业务,与IPO发行公司如涉及房地产的业务,须送到国土资源部审核有关。“这个审核需要半年时间。以往上市案例,房地产非主业的发行人都选择剥离。”一位投行人士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