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黎世表示减持新华人寿是为对冲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 15:30  财新网

  亚太及中东地区主席表示,对新华人寿总投资超过总资本的10%,需要对冲长期持有股份的风险

  【财新网】(实习记者 栾文钰)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 )亚太及中东地区主席Geoffrey Riddell否认出售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是为减持套现的说法,表示会始终支持新华人寿的发展,在未来对外资监管政策放宽的情况下,希望更多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投资。

  据新华人寿 6月24日公布的消息,苏黎世持其股份从20%降至15%,另外两家股东中金和宝钢的股份则分别升至38.8%与18.7%,宝钢取代苏黎世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新华人寿上市前夕,苏黎世选择减持令业界费解。宣布减持前的2010年10月,苏黎世还满怀信心地与新华人寿达成股份认购及增资协议,拟以每股10元价格购买最多达2.8亿股新华人寿新发行股份,总价最高约4.2亿美元,以保持其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相隔不到一年,苏黎世却作出不同选择,业界猜测不已。Geoffrey Riddell对此向财新记者表示,“大家不要认为我们对新华人寿有负面的看法或希望脱身离开,我们珍惜与新华人寿的合作。我们和新华人寿打交道已有11年了,这样成功的关系不会结束。”

  他否认减持是为了免受上市后解禁期限制、为了更好地退出的说法,“这并不是减持理由,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有此目的。”他进而称,本次减持是为了降低未来风险。“如果参与对新华人寿的注资,追加资本就会超过我们在中国对任何单独公司的投资,违背了我们的投资规则。由于对新华人寿总投资超过了我们总资本的10%,因此需要对冲长期持有股份的风险。”

  至于苏黎世所持新华人寿剩余的15%股权,Geoffrey Riddell表示,暂时不会有更多的变动。“我们当然会时刻关注新的投资机会,关注新华人寿的发展情况,但现在新华人寿的表现没有让我们继续减持的理由。”

  就外资保险在中国的经营,Geoffrey Riddell表示,中国市场跟国外市场非常不同,外资公司如果没有和中国本土公司合作,想在中国做大是很难的。监管方对外资企业的限制其实还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他认为,“什么时候本土公司不再害怕国外竞争者,那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就会少很多。”

  他说, “我们希望我们行动起来能够更快,当然中国公司的发展速度肯定会比我们更快。我认为中国保险公司正在发展成全球性的大企业,其表现不输于其他外资的保险公司。”

  但就中国保险现在的发展情况,Geoffrey Riddell亦认为 “作为未来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外资会完全开放,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Geoffrey Riddell于2000年加入苏黎世,2010年7月担任苏黎世亚太及中东地区主席。苏黎世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正拟将中国财险中心设立在上海。■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