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将投资经营公立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7日 03:02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殷洁)保险公司多年酝酿投资医疗机构的想法将首次成行。记者昨日从平安获悉,该公司投资运营龙岗区中医院合作项目已经进入实际性运作阶段。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已经于深圳龙岗区政府签订了关于公立医院龙岗中医院的合作协议,预计改造重组后的医院今年7月投入运营。

  去年9月,平安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已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龙岗中医院,并全权负责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目前,龙岗中医院仍处于建造过程中。依据协议,平安将租用龙岗中医院办公场所及配套设备,租期30年,首5年免租金。医院建成后将是一座三级甲等并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性医院,今年7月投入运营。

  据了解,国内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来自医疗机构不可控制的费用风险仍是商业健康保险不得不面对的现状。保监会官员曾多次表示将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去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并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

  除了投资医院外,中国平安还在寻找开设门诊和体检中心的时机。今年4月初,香港康健国际对外披露,已与中国平安旗下一合资企业联合成立信托计划,用于收购原广州中大控股旗下合营公司80%的股权,三方将在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广东境内合作发展及管理连锁诊所。

  ■ 分析

  利于改善健康险业务亏损

  一位健康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通过医院盈利可以实现投资收益,促进保险公司资金运营的收益率提高。保险企业参与医院改制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能改善健康险业务亏损的状况。

  该人士介绍,我国现行医疗费用的支付采用先治疗、后报销的形式,一些医疗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给病人多开药、开贵药,做一些不必要的身体检查,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大幅提高。同时,消费者也会因事后可以报销而对医疗服务产生过度的需求。由于保险公司与医院并没有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带病投保和保险骗赔现象较为严重,健康险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殷洁)

  ■ 现状

  险企很难实现平等对话

  目前,国内专业健康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还主要停留在医疗咨询、专家预约等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此前保险公司也与多家医院建立战略合作,但一直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在合作中,医疗机构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保险公司很难实现平等对话,更别说对医院进行质量认证。

  国外的保险公司介入医院经营非常普遍。比如,德国的健康险公司可以直接拥有医疗机构,甚至经营养老院、医疗服务机构、疾控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经营不仅限于保险业务,可以从前端的预防性医疗做到最终的危重疾病治疗,业务拓展到整个价值链,对医疗风险进行控制。(殷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