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险:新会计准则下的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11:00  机构投资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宁鹏

  2000年,“三巨头”国寿、平安、太保推出了各自主打的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将“投资”属性导入保险市场。一时,对于投资者而言,“买保险,除了买平安,还是买投资。”

  三种新保险产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以投连险最强、万能险次之,分红险最弱。投连险一度受到市场热捧,有跟基金在收益率上一搏高下之势。

  然而,十余年后,新会计准则推行,保险产品开始“弱投资化”,“保障”重新回归,投连险偃旗息鼓,分红险更是成为2011年保险产品市场主旋律。

  保险产品这十年,在保障和投资间徘徊。

  【分红险强势回归】

  2010年,作为“新型产品”中保障属性最强的险种,分红险以其稳健的收益重新获得投资者青睐,重新成为寿险市场的主流。

  在负利率时代,许多投资者选择分红险作为对抗通胀的利器。分红险的特点是保证现金价值,然后以多种形式(如利差异分享、死差异分享等)参与利润分享。如对协议存款、国债投资、同业拆借等进行投资,保险公司大量资金配置为债券,由此获得利息收入。

  2011年2月9日央行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专家判断,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

  加息政策的出台,可迅速抬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分红险和万能险的投资收益将跟随上涨。

  尽管如此,加息之后,虽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增量部分的收益率有所提高,但对存量部分有些压力,要通过一些积极的操作去博取更高的一些收益。

  多位保险投资人士透露,大型保险公司倾向于在加息周期买越来越多的债,将久期拉得越来越长。

  然而,市场对分红险投资价值的质疑从未间断。如部分分红险产品在收益上跑输定存,保障性不如纯粹的传统保障性保险等。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功能,并不一定会互相排斥,即使是同一个客户,也可以利用各种投资理财品的不同特性做资产配置。

  而分红险身为保险产品,而非储蓄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有很大差异。

  据透露,在前几年,分红险支出的实际运营、管理费用、代理人或代销渠道佣金、风险成本等,也是不低的。在最初的三年甚至五年内,现金价值的累积速度较慢。换而言之,如果那时想要退保变现,损失不低。

  长生人寿总精算师王龙根对《机构投资》透露:“从其他市场的经验来看,分红险更适合在银行柜台销售,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的银行柜台主打分红险,而理财柜台主打投连险。”

  此外,王龙根还表示,目前分红险都采用年度分红的方式分配红利,但因为现在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投资收益波动大,已经有保险公司希望做月度分红的产品。

  【万能险并非“万能”】

  2008年,万能险结算利率自达到6%的峰值后,一度连续下调,曾集体跌破4%。据普益财富统计,2010年前11个月仅一款年化收益率超5%。

  伴随着央行的加息脚步,万能险结算利率应声上涨。继2010年11月份上调万能险结算利率后,2010年12月份万能险利率继续呈现上调走势,多家公司的结算利率重新站上4%的水平。

  2011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万能险保费收入大部分在年报中不能计入保费收入,而分红险受影响较小,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纷纷调整产品策略,扩大分红险、传统险比重,收缩万能险占比。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分红险的市场份额一步步增加,不过,万能险仍将是保险产品市场重要品种之一,它依旧拥有其他险种无法取代的一些属性。

  万能险作为一种投资型保险产品,其投资标的主要为大额协议存款以及国债、企业债等各类型债券,另外还有少部分比例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基金,投资风险程度较为稳健。

  万能险通过结算利率来累积它的账户价值。它提供保底的结算利率,每个月结算一次,通过当月投资收益情况结算当期收益率的情况。

  王龙根表示:“因为投资业绩会有波动,保险公司会对结算利率做一些平滑,一般不会出现一期很低,接下来一期很高的情况。”

  与投连险类似,万能险也需要进行分拆,扣除初始费用后,接下来的资金才用于投资,也是一种分摊式的保险品种。与投连险风险全部由客户自己承担不同的是,万能险提供保底收益,具备较强的保障属性。

  尽管万能险具备抵御通胀的功能,并且缴费灵活、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附加高额保障的特性。但是相比于分红险,万能险有较多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因为每个月要公布结算利率,产品间的竞争也比分红更激烈。

  在投保初期,万能险的初始费用有的可能高达50%,因此最初5年内的收益有限。只有长期持有,才能有较为理想的收益。

  【投连险再入冷宫】

  投连险逐渐在市场消失。

  截至2010年底,市场上仅存188款投连险产品,146家保险公司中仅有27家推出此业务。

  投连险,其投资账户的投资标的主要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等各类基金,少部分账户直接对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进行投资。

  投连险较低的保障属性,让投资者产生“是基金,还是保险”的质疑。

  从投资运作的角度来说,投连险账户的管理和公募基金的管理有许多共性。

  长生人寿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耀琨认为:“投连险非常类似于开放式基金,其份额不固定,不能在场内做交易,但带有一定的保险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被冠以“保险”之名的投连险,按说应以保障见长,但其收益率却呈现极端两极分化的状态。

  据财汇数据,2010年投连险的年度收益冠军泰康进取型投资连结账户,2010年年化收益率达到23.81%。该账户2003年1月成立,初始净值为1。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净值已经累积到惊人的13.2614,其年化收益率丝毫不逊色于公募基金的“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所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

  而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中英人寿所管理的中英指数型投资账户,2010年年化收益率为-15.63%,居所有投连险账户之末。

  中德安联人寿保险资产管理部投资总监陈晨解释道:“基金单只股票的持有最多达到基金7%-8%,而保险公司的投连账户可以持有的单只股票可以达到证监会规定的上限10%。”

  陈晨认为,相比公募基金,投连险投资上的运作空间更大,更激进,从而导致运作的结果大相径庭。

  张耀琨亦指出,保险公司设计的投连险账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属性,选择权全在投资者。不过相比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管理的投连险账户因为不在聚光灯下,投资上所受到的干扰较小。

  那么保险公司管理的投连险账户和公募基金所管理的基金账户,真的类似到可以互相替代的程度吗?

  海尔人寿资产管理部投资总监赵鹰认为,尽管投连险有很强的投资属性,然而跟基金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投连险可能可以享受购买其他保单折扣优惠,或附送一份价值较低的传统险保单。

  值得注意的是,投连险是一种分拆式的险种,不是所有的缴费都会进投资账户。王龙根指出,“投连险和万能险都是分拆式的保险,进独立账户,扣除初始费用之后,余下来的资金才能用于投资”。

  然而,随着国内A股持续震荡,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投连险在2011年将被“打入冷宫”。

  背景:新会计准则催变市场

  2011年,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保险投资市场格局在酝酿又一变化。

  新会计准则及《2号解释》,对旧会计准则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保费收入的新认定标准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业务结构变动和市场份额变化。

  新会计准则第五条规定,保险人可能既承担了保险风险,又承担了其他风险,如分红保险合同、万能保险合同、投资连结保险合同等。对于此类合同,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可以进行分拆。

  “新会计准则对万能险、投连险认定保费收入比较严格,对分红险认定保费相对宽松,”某保险业人士介绍,“前两者将很难计入总保费,而分红险则无碍。”

  新会计准则下,那些长期重点发展传统型和分红型产品的公司因此受益。

  目前,新旧会计准则已并行实施两年,引起的格局分化已初显端倪——寿险前四位排名已然发生变动,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保持前两位,而专注于分红险业务的新华人寿,超过中国太保位居第三。

  保险公司亦纷纷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从2009年底开始,以往中意万能险的中国平安出现了明显向分红险倾斜的战术转变,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2010年度也延续向传统保障及分红险“一边倒”的策略。

  据悉,分红产品依然是保险公司2011年的主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