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诚拟售友邦中国半壁江山 谁能幸搭顺风车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友邦中国保持了18年的外资独资寿险公司身份或将因为母公司的易主而终结。

  这是一桩迄今为止全球保险业最大的买卖,英国保诚集团将接替美国国际集团(AIG)成为友邦的新东家。但在接手友邦过程中,保诚却在中国遇到了棘手的寿险“双牌照”与友邦“独资”特例的双重难题。

  双重难题须解

  英国当地时间5月17日,在两场分别针对分析师与投资者、媒体的电话发布会上,保诚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Barry Stowe透露,已就收购完成后在华保险业务的处置问题与中国保监会进行了会谈。

  监管部门给出的意见是,因保诚已在中国拥有一张合资寿险公司牌照――信诚人寿,因此若要收购友邦在中国的资产,就要面临两个选择:或放弃在信诚人寿的股权;或出售友邦中国50%的股份,将其从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变为中外合资,并将信诚人寿与友邦中国两张牌照整合为一张。

  保诚集团必须做出取舍的背景有二:一是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境外寿险公司在华设立营业机构必须采取合资形式,且外方持股不超过50%;二是对外资保险公司不得持有并控制两张同类业务牌照的监管规定。

  保诚香港方面委托公关公司代表回复本报称,保诚高层在这次会议上确实提到了有意将友邦中国部分股权出售的事情,但目前尚未确定买家,也无明确时间表。外电引述保诚高层的话称,在中国,已有几位潜在买家表示了强烈的兴趣。不过,中国监管者并未在时间上向其施加压力,对交易后的处理方式也较开放。

  两种结果待选

  欲出售友邦中国股权的表态,意味着保诚将不会放弃现有信诚人寿中50%的股权,毕竟保诚在信诚人寿已耕耘十年。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在不出售信诚人寿股权同时又保留友邦中国部分股权的基础上,保诚要同时解决掉双牌照和友邦独资问题,可能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保诚出售友邦中国50%的股权,这解决了友邦独资的问题。若要接着解决双牌照问题,就一定要将信诚人寿和友邦中国进行整合。而整合的前提是,除保诚外,两家合资寿险公司的中方股东也必须接受整合建议,但这意味着任何一方的持股比例都会被稀释。

  在业内人士看来,信诚人寿与友邦中国未来整合的最大前提是,两家公司须“同父同母”,即将由信诚人寿的中方股东——中信集团来接手保诚出售的友邦中国50%的股权。这在国内保险业并非没有先例,联泰大都会人寿和中美大都会人寿正在进行的整合计划便是如此。

  第二,若整合计划行不通,还有一个可行办法。那就是,保诚出售友邦中国50%以上的股权,将持股比例缩至25%以内,也就是说将友邦中国直接变“性”为一家中资寿险公司。这样就满足了保诚既要保留两家公司股权,又要解决双牌照与友邦独资问题的难题。

  保诚让出友邦中国部分股权,对于觊觎中国保险业已久的其他资本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良机。而无论保诚最后选择哪一种结果,对于友邦中国来说,也是一次摆脱目前“困境”的机会。

  作为内地第一家获准设立的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赶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享受到了“独资”的特例(其余外资寿险均为合资),然而就是这令同业艳羡不已的特例,却令友邦此后在华扩张“原地踏步”。除中国入世前获得的8张分支机构牌照外,友邦此后未获得在原有省市之外设立机构的许可。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因其不符合入世承诺,而拒批其新设分支机构和公司改制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如此,凭借品牌效应及首创的代理人制度,友邦中国在外资寿险公司中的市场老大地位依然难撼。这也就不难理解,保诚为何不舍完全放弃友邦中国股权的原因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