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益谦另类投保 天平车险直指A股IPO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一家快被人遗忘的民营保险公司,近日却突爆冷门直指上市。这匹保险“黑马”,正是由“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实际控制的专业车险公司天平保险。

  记者日前从天平保险了解到,该公司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各项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综合天平保险的财报来看,2007年至2008年已连续实现两年盈利,2009年保持第三年盈利几无悬念。如一切顺利,天平保险将有望成为A股市场上首家财险公司。

  一家成立刚满5年的年轻险企,却能赶在成立十余年的同业之前备战上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天平保险自开业始便脱离了普通保险公司盈利的模式,“不求规模、只求盈利”。

  上海保险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与其他同业死拼规模采取战略性亏损来做大市场的经营理念完全不同,天平保险的思路则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即时制定相应政策,有意识地控制业务规模,以保住盈利最终上市。“市场差的时候就收缩一些,市场好的时候就扩张一些;在业务面前耐得住,亏损的地区少做点,好的地区多做点。”

  事实上,天平保险的盈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头顶“国内首家专业车险公司”光环,但外界自2004年底天平保险高调成立时便已为其捏了把汗,纷纷质疑投资公司背景的股东团队恐只是些“门外汉”。因为按照国内产险业发展轨迹,车险业务虽能冲规模,见盈利却非易事。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天平保险不能拿出开拓性的举措,那盈利就遥遥无期。

  开业伊始,天平保险提出了令同业费解的“两头在外”外包模式,即销售外包给以保险代理为主的中介公司,查勘外包给保险公估公司,天平保险则主抓产品研发、后勤支援、风险管控和客户服务等核心事务。这一模式彻底打破了国内产险业“自销自查”的惯有经营模式。

  一位天平保险员工回忆说,与一般公司开业就开门红不同,天平保险成立那会儿并没有急着做业务,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内部制度完善上,甚至派员工海外学习。但时间一长,部分员工就开始躁动,甚至说“理论天上飞,行动地上爬”,同业也说天平保险只打雷不下雨,开业百日交白卷。成立半年后,天平保险保费收入也才突破3000万元。

  事实上,“两头在外、控制规模”的表象背后正是股东谋划的低成本控制。因为一旦规模做大,就可能难以控制盈亏平衡线,降低经营成本是车险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天平保险业务扩大一倍,那就不是利润增长,而是亏损加重了。现在还有天平保险员工戏称“如果当初保费也做三五十亿,那现在的天平不是准备上市,而是准备重组了”。

  天平保险这一剑走偏锋的经营思路,与其背后的股东背景不无关系。被坊间称为“法人股大王”的刘益谦正是天平保险第一大股东天茂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刘益谦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投资敏锐性。刘益谦复制了当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后再去收购保险公司的路径,将触角伸向了保险领域,并最早于2010年收获天平保险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套利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