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车险虽小,但野心并不小。
9月15日,随着控股股东天茂集团(000627.SZ)的一纸公告,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平车险”)这家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专业车险公司,竟瞬间被罩上了可能成为继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和中国太保(601601.SH)之后国内第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光环。
公告显示,天平车险已在9月14日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了《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并已按要求向上海保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手续——由此,天平车险正式宣告进入上市辅导期。
作为成立至今尚且不到5年,今年1-7月累计保费收入仅9.5亿元、占国内财险市场0.5%的袖珍公司,天平车险意欲“插队”上市的最大资本诚如公告所言:公司在2007年-2009年上半年连续实现盈利,并预计今年全年亦将实现盈利。
不过,以本报记者获得的天平车险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财务数据来观察,天平车险的“盈利之路”并不流畅。
低赔付率之辩
按天平车险2007年损益表,公司是年实现净利润1137万元,一举扭转了2006年巨亏1.26亿元的局面。
通过比较业务规模与天平车险相当的大众保险,以及规模更大的安邦保险和天安保险相关财务数据,本报记者发现,2007年天平车险之所以实现盈利,而其余公司延续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赔付支出(亦是营业支出的大头)科目——这亦是衡量赔付率最核心指标。
2007年,天平车险的赔付支出为3.67亿元(摊回赔付支出未计入,下同)要远低于大众保险(7.84亿元)、安邦保险(22.62亿元)和天安保险(43.5亿元),由此导致天平车险赔付支出占已赚保费(2007年为7.56亿元)的比率,要远远低于其他公司。
本报记者计算,天平车险、大众保险、安邦保险和天安保险的赔付支出占已赚保费的比率分别为48.6%、81.9%、51.5%和138.4%。
“由于天平车险单纯经营的是车险业务,而车险的出险率一般而言均高于其他财险险种,因此天平车险赔付支出占已赚保费收入的比率要低于其余三家公司的现象,显得很异类。”东方证券保险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分析。
另一位熟谙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高管亦表示:“根据我多年的从业经验,车险平均出险率在30%-80%间,而私家车的出险率则高达50%-80%。”
显然,从数据表象来看,这个行业的普遍经验在天平车险面前似乎不再灵验。
按记者的计算,2007年天平车险的综合赔付率[(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已赚保费]只有57.7%;而同期,中国财险(02328.HK)为68.1%(国际会计准则)。
对于单单车险业务的综合赔付率,另一财险公司会计人员也向本报记者证实,“至少应该在60%以上才算合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一般而言,车险赔付率要比非车险业务赔付率高;第二,私家车险赔付率要比平均车险赔付率要高。”上述财险公司高管直言。
对此,天平车险方面解释称,天平自成立以来,一直执行的是严格的核保政策。严禁机构在市场上盲目拓展业务,即使没有业务,也绝不亏损做业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天平的业务规模远小于其他同期成立的公司,甚至还低于之后成立的一些财险公司。1
保险公司降低赔付率,除了严格核保外,上述财险公司高管认为,尽量少提未决赔款准备金也是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注销部分理赔案件,比如原来报100个理赔案,但实际上只报20个,如此一来,未决赔款准备金就可迅速下降。”
天平模式下的费用链
除了赔付率偏低外,在综合成本率构成元素之一的费用率上,天平车险2007年的数据尽管尚属正常,但也呈大幅下降趋势。
依照天平车险2007年损益表数据,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分别为1.24亿元和2.44亿元,本报记者按此计算出的粗略总费用率[(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已赚保费]显示,天平车险2006年的这一指标为100%,而到了2007年,伴随着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4.15亿元猛增82%至11.72亿元,这一指标则大幅下降至48.8%。
对此,王小罡认为:“因为保费规模的扩张分摊了费用支出,从而降低了费用率,而2006年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分摊费用,所以总费用率会比较高。”
除了费用因业务扩张而被分摊之外,一接近天平车险的人士称,天平2007年总费用率大幅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基于非核心业务外包的低成本、专业化”经营模式(“天平模式”)。
“用保险公司自己的人力,成本比较高,一旦外包,就会大幅降低。”前述人士说,比如保险公司自己的查勘理赔人员一个月工资可能要5000元,而聘用外部的公估人员可能只有2000元,如此一来,费用成本降低60%。
他认为,通过外包模式,其费用确实可以低一点,但具体能低多少,外界也难以判断。不过,这对降低赔付率没有效果。
保守的投资
“自去年年底至今,他们(即天平车险)在二级市场一直是满仓操作,未进行减仓,应该获利蛮多。”9月21日,一接近天平车险投资渠道人士向记者透露。
根据天平车险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科目,2006年末和2007年末,天平车险在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上,均列示为零,而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上,则分别为3609万元和4.7亿元。
外界的一种猜测是,在国内资本市场疯狂飙涨96.7%的2007年,天平车险很可能通过对会计科目的适当处理,隐匿了部分投资收益。而这部分投资收益又极有可能在资本市场陡转直下的2008年获得释放,从而平滑了去年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的极度悲惨的投资业绩,进而在绝大多数财险公司均出现大幅亏损的2008年能够实现持续盈利。
截至目前,各未上市保险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尚未对外发布,记者无法获知天平车险2008年的投资情况。不过令人诧异的是,2007年,在天平车险、大众保险、安邦保险和天安保险这四家公司中,天平车险的投资收益最低,其仅为3467万元。而与天平投资资产总量相差不多的大众保险,同期投资收益则高达到了9835万元,安邦保险为2.68亿元,天安保险更是达到了13.92亿元。
对此,天平车险解释,2007年,公司未获保监会股票投资资格,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其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而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恰为此类理财产品。2008年中,公司获批股票投资资格,此时市场行情已步入熊市,风险凸显,直到年末才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仓,因此公司2008年在投资上未遭遇损失。
实际上,近年来已进行甚至完成上市辅导的保险公司已有数家,但却无人跨过上市这道门槛。
以生命人寿为例,在2007年实现盈利时,前总经理李钢就宣布意欲在2010年上市,这比原先预计的2012年还提前了2年。但2008年,该公司却遭遇投资亏损,上市计划最终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