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燕
在去年中国人寿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提出,将适时启动国际化战略,开启全球化运作进程。对于要实现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目标的中国人寿来说,“走出去”是其必然选择。
自2005年首度“出海”以来,香港一直是中国人寿的主阵地。去年3月,中国人寿终于跨出香港,首度出击美国资本市场,斥资3亿美元入股美国维萨公司(Visa,股票代码V)成为战略投资者,并在80多美元高位时悉数出售,获利颇丰。
然而,去年发生的平安富通事件给保险机构“出海”敲响了警钟。在国际金融危机未见底之前,投资风格一向谨慎的中国人寿,其“出海”策略更趋谨慎。前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此前曾透露,目前公司的境外投资占比极小,悉数出售Visa后,只持有少量的尚在锁定期的香港H股。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王小罡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寿或以财务投资的方式为宜。
杨超曾在去年中国人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境外资产管理和战略性投资为重点,把香港作为境外资产管理和运作的重要基地,充分利用合资、收购、兼并等灵活多样的手段,高起点地介入国外金融保险市场。2007年成立的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是其重要的境外投资运作平台。
独立港股分析师梁伟沛认为,投资香港本地银行股并非中国人寿的极佳投资品种。“香港本地银行竞争激烈,盈利空间有限,虽然金融海啸后香港本地银行股资产价格大跌,但受此重创,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恢复元气,目前香港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了1/3。”
梁伟沛认为,中国人寿应把境外投资的重心放在收购境外保险同业上,“AIG准备出售的亚洲资产,不失是很好的收购机会。”杨超曾对媒体表示,合作伙伴将选择与其具共同战略利益的全球性跨国公司,能在人才、机构、网络资源和经验等方面,有助其拓展海外市场。
此前,刘乐飞曾乐观地表示,目前海外市场机会已充分显现出来,形势基本明朗,会“积极把握海外投资机会”。